[发明专利]低内阻高功率放电镍氢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0131.6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60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董小梅;马俊;马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小梅 |
主分类号: | H01M10/30 | 分类号: | H01M10/30;H01M10/28;H01M2/00;H01M2/2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英 |
地址: | 300391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阻 功率 放电 镍氢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镍氢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HEV(混合动力)汽车的低内阻高功率放电镍氢电池。
背景技术
绿色环保电池--镍氢电池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投放市场以来,经历了长期的市场考验,已经逐步走向成熟期。另外,我国镍氢矿产资源丰富,跟锂电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易爆炸),为此,镍氢电池是目前在HEV(混合动力)汽车领域中应用最为成熟的二次电池。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新型绿色环保型镍氢动力电池正朝着高容量、小型化、高功率方向发展。镍氢动力电池产业将成为本世纪能源领域的重大产业之一。镍氢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将带动城市无污染电动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目前,各生产厂家的动力电池在结构上虽然有差异,但大都采用正、负极通过极耳将电流导出的结构,无论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或其它电池要想提高导电性能,必须把内阻做的越小越好,但是经过多年的研制,其效果总是不明显,因此,在传统的电池结构上几乎无法实现,尤其是镍氢电池。镍氢电池只有在原材料、成本、比功率、内阻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才能增强在HEV方面的竞争力和持久力。
为了使电池内阻大幅度降低,确保电池极组在瞬间能够承受30倍率(或更高)的电流通过,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得出的结论是:只有改变电池结构,才是制造高性能动力型电池的关键。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发明突破传统镍氢电池结构的设计理念,基于提高镍氢电池的导电性能,特别设计一种低内阻高功率放电镍氢电池。该电池没有一片极耳,正、负极电流直接导出。经测试,具有内阻低、比功率高、不发热及放电平台高等特点。
下面是国内外镍氢电池主要性能对照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内阻高功率放电镍氢电池,包括电池盖、电池壳体和由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卷绕为一体的电池极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环、上焊片、固定环和下焊片,其中,所述上焊片的下端面与正极片的上端焊接;所述下焊片的上端面与负极片的下端焊接;下焊片的下端面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内底部焊接;所述固定环套在由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卷绕为一体的电池极组上端;所述连接环的下端面与上焊片的上端面焊接;所述电池盖嵌装在连接环中,且与连接环的上端面封接。
本发明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经测试,比功率>1100W/kg、内阻<1.5mΩ,能够连续三次持续放电30秒(间隔5分钟)温度小于50℃,电池搁置一个月后,荷电保持能力达70%以上。以上性能指标完全超过国内外车用动力电池的测试标准,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剖视图并作为摘要附图。
图2是图1中连接环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上焊片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下焊片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电池盖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6.5Ah30C(180A)30秒放电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包括电池盖1、电池壳体9和由正极片4、隔膜6、负极片7卷绕为一体的电池极组,还包括连接环2、上焊片3、固定环5和下焊片8,其中,上焊片3的下端面与正极片4的上端焊接;下焊片8的上端面与负极片7的下端焊接;下焊片8的下端面与电池壳体9的内底部焊接;固定环5套在由正极片4、隔膜6、负极片7卷绕为一体的电池极组上端;连接环2的下端面与上焊片3的上端面焊接;电池盖1嵌装在连接环2中,且与连接环2的上端面封接。
参照图1、2,连接环2的下端面均匀设有数个凸点21,连接环2的下端面通过数个凸点21与上焊片3的上端面焊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环2的下端面均匀设有三十二个凸点。
参照图1、3,上焊片3的下端面均匀设有数个凸点31,上焊片3的下端面通过数个凸点31与正极片4的上端焊接。在本实施例中,上焊片3的下端面均匀设有四十八个凸点。
参照图1、4,下焊片8位于圆周的上端面均匀设有数个凸点81,下焊片8位于圆周的上端面通过数个凸点81与负极片7的下端焊接。在本实施例中,下焊片8位于圆周的上端面均匀设有四十八个凸点。
参照图1、4,下焊片8位于圆周中心的下端面均匀设有数个凸点82,下焊片8位于圆周中心的下端面通过数个凸点82与电池壳体9的内底部焊接。在本实施例中,下焊片8位于圆周中心的下端面均匀设有二十五个凸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小梅,未经董小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0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彩LED灯背光源
- 下一篇:一种用于控制盒的按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