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太无源光网络中自适应保证服务质量动态带宽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0806.7 | 申请日: | 200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7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付晓梅;张宏伟;苏毅珊;郭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Q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以太 无源 网络 自适应 保证 服务质量 动态 带宽 分配 方法 | ||
1.一种以太无源光网络中自适应保证服务质量的动态带宽分配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一)根据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承诺能够保证的实时业务的最大时延和时延抖动确定 系统的最大轮询周期;
(二)根据系统的下行负载量确定最小轮询周期;
(三)对光网络单元ONU的流量预测;
(四)带宽分配;
其特征是,
(1)最大轮询周期由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系统承诺能够保证的实时业务的最大时延 Dmax和时延抖动Jmax确定,且上述
(2)最小轮询周期由下行负载量Rdownload(n)确定,且上述
其中N是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网络中光网络单元ONU的数目,IFG是最小帧间隔, 包括64比特的前导码及96比特的帧间隔,LG是授权GATE帧的长度,R是以太无源光网络 EPON下行信道的容量,Rdownload(n)是第n个周期内下行链路上的负载量,为对应此 负载量的最小轮询周期长度;
其中,Rdownload(n)=Ddown(n)/T(n),
其中Ddown(n)是光线路终端OLT在第n个周期内发送的下行数据量长度,T(n)是第n 个周期的实际长度;
(3)对光网络单元ONU进行流量预测时,下一周期内到达光网络单元ONU的平均数据速率 用上一周期内光网络单元ONU中数据的实际平均到达速率Rav(n)来近似代替,进而根据光网 络单元ONU的等待时间Twait(n+1),预测下一周期内等待期间到达光网络单元ONU的数据量长 度Dpre(n+1),且上述
Rav(n)=[R(n+1)+Dsend(n+1)-R(n)]/Twait(n)
其中R(n),R(n+1)分别是同一光网络单元ONU在第n和第(n+1)个周期内报告的待 传送的数据量长度,Dsend(n+1)是光网络单元ONU在第(n+1)个周期内发送到光线路终端 OLT的数据量长度,Twait(n)为连续两次报告R(n),R(n+1)之间的时间间隔,Rav(n)是本周 期内该光网络单元ONU的平均数据到达速率,且
Dpre(n+1)=Rav(n)×Twait(n+1)
其中Rav(n)是上面得到的光网络单元ONU本周期内平均数据到达速率的实际值, Twait(n+1)是光网络单元ONU从发送完报告R(n+1)到分配的下一个时隙开始时刻之间的 等待时间,Dpre(n+1)是预测的等待期间光网络单元ONU接收到的来自用户的数据量;
(4)带宽分配时在光网络单元ONU内采用严格优先级调度策略,同时分配给某个光 网络单元ONUi的实际窗口长度Gi(n+1)由最大传送窗口最小传送窗口以及 某个光网络单元ONUi内待发送的数据总量这些参数决定,其中上述
其中是某个光网络单元ONUi在一个轮询周期内能够获得的最大传送窗口长度,是最大轮询周期长度,R是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上行信道容量,N是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 中光网络单元ONU的数目,LREPORT是报告REPORT帧的长度为512比特,Tguard是保护时间 的长度,wi是某个光网络单元ONUi的权重因子,且
式中是某个光网络单元ONUi在第(n+1)个周期将获得的最小传送窗口长度, 是根据第n个周期内下行负载量确定的最小轮询周期长度,R是以太无源光网络 EPON上行信道容量,N是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中网络单元ONU的数目,LREPORT是报告 REPORT帧的长度为512比特,Tguard是保护时间的长度,wi是某个光网络单元ONUi的权重 因子,
Btotal(n+1)=R(n+1)+Dpre(n+1)
其中R(n+1)是其在第(n+1)个周期中报告的待传数据量,Dpre(n+1)是预测的等待期 间到达的数据量,Btotal(n+1)为该光网络单元ONU下一轮询周期总的待发送数据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08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