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洋特殊介质输送的软管制造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1002.9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2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翎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4 | 分类号: | F16L11/14;F16L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海洋 特殊 介质 输送 软管 制造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特殊介质输送的管道。
背景技术
海洋特殊介质(油、气等)传统的输送方式是采用钢质管道,有单层管和双层管,单层管通常用于输气或水,因此钢管结构相对简单。而双层管分为内管和外管,两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填充保温材料,以降低原油温度的损耗,保证原油的流动性能。由于钢管分段,在海上施工时需要进行对接,因而整条管线的连接点数量很多,施工工艺相对于软管也复杂、工期也长。另外,由于输送介质的特殊性,钢管在抗腐蚀方面较弱,给以后的维修带来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
由于传统钢管施工费用较高,并受施工船档期的影响较大,相对于软管的安装其占用的施工资源也多,工期也长;因此为了使油田能及时投产或恢复生产,则会采用复合软管代替传统钢管,且软管自身也具有接头少、施工费用低、施工速度快等诸多优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钢管的腐蚀问题,而且可根据施工要求加工成连续管线,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由于节点众多给维修带来的困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显示了软管的内管层;
图2显示了软管的钢带层;
图3显示了软管的外管层。
其中1-内管层;2-钢带层;3-外管层;4-钢带二层;5-包覆二层;6-三用工作船;7-软管释放盘;8-门形吊;9-埋设机;10-水面;11-海底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的软管由三层组成,以下将从内向外描述软管各层。
图1中,内管层被钢带层覆盖,钢带层相对管轴线以79.5度至80.5度之间的缠绕角度进行包覆,目前设计的缠绕钢带层数为12层,钢带层为管提供轴向和环向的强度,钢带层将完全覆盖内管层表面。
图2中,钢带层为12层结构,其中1、2层钢带缠绕内管层后,3、4层钢带层沿与1、2层钢带相反的方向缠绕,由于反向,3、4层钢带提供了与1、2层钢带引起的扭矩相反的扭矩,从而使得内管层保持扭矩平衡状态。5、6层钢带又从相反方向缠绕,当缠绕完后,第7层则用塑带进行缠绕,缠绕方向与5、6层钢带方向一致,而缠绕角度相对管线为78度至79度之间,塑带上道边与下道边重叠约三分之一。完成塑带缠绕后,8、9层钢带与塑带层相反方向缠绕,10、11层钢带和12、13层钢带作用和缠绕方式与3至6层钢带相同。最后缠绕14层塑带,即完成钢带层缠绕。图为典型设计,每相邻钢带层之间暴露地方总能形成菱形间隙。
图3中,钢带层缠绕完后,一定厚度的包覆层将钢带层完全覆盖,该层为软管的最后层也是外管层,外管层可加入色母,从而使软管具有各种颜色。另外,该层为内管层提供了保护,并且起到固定钢带层的作用。
如需要高压管,可将上述结构改为五层结构,即内管层、钢带一层(6层)、包覆一层、钢带二层(6层)、包覆二层,如图4所示,可满足高压管设计的需要。
如果介质是油时,需在软管结构层中增加保温层,保温层可以在包覆层内部或外部缠绕,保温层可由泡沫或保温材料制成。
图5中,结合软管自身的特点,在海上施工时需配备一套特有的施工机具,以实现软管的边铺管、边挖沟、边回埋三项作业同时进行,从而可将软管快速的铺设至海底。该套施工机具主要有:埋设机9、门形吊8、软管释放盘7等。施工过程首先将三用工作船6进行改造,门形吊8安装至船尾处,以便下放和回收埋设机9。之后将软管释放盘7安装至三用工作船6甲板上,该释放盘7是软管的专用装备,配有可控液压马达,以控制释放盘7的转速。成品的软管安装释放盘7上后,软管一端穿过埋设机9由潜水员将其与起始平台立管端连接,完成后,三用工作船6沿路由航行,埋设机9在三用工作船6的牵引下,启动埋设机9挖沟,同时控制释放盘7下放软管,进行软管铺设。当释放盘7上的软管下放完后,需要进行软管过舶作业,完成软管对接后,继续铺设,直至终点平台立管端,潜水员将软管与其连接,即完成整条软管的海底铺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海王星海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10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蹦床结合的体育运动场
- 下一篇:真空炉电极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