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酸渍加工小黄瓜品种的培育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71252.2 申请日: 2009-01-12
公开(公告)号: CN101485285A 公开(公告)日: 2009-07-22
发明(设计)人: 秦智伟;周秀艳;张艳菊;武涛;王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H1/02 分类号: A01H1/02;A01G1/00;A01C1/00;A01H3/0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30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加工 黄瓜 品种 培育 方法
【说明书】:

(一)所属领域

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植物品种的培育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黄瓜品种的培 育方法。

(二)背景技术

黄瓜是世界上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大宗蔬菜品种之一。2006年全 国黄瓜播种面积达9.854×105hm2,总产量达4.0404×107t,列大白菜和萝卜之 后,位居全国蔬菜播种面积的第三位。目前我国保护地黄瓜已占蔬菜保护地栽 培总面积的50%以上,成为许多地方保护地蔬菜主栽品种。腌渍罐藏加工是黄 瓜加工及出口的主要产品之一,主要出口日本、泰国、新加坡和俄罗斯等国, 少量销往欧洲及我国的港、澳地区。黄瓜加工出口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以幼嫩的小瓜整形加工腌渍(酸渍或酱渍)装罐出口;另一种是长黄瓜品种, 待瓜长到鲜食黄瓜大小时采摘盐渍,在国内初步加工简易包装出口,到国外后 再进一步切片或切块精加工(或调味)上市销售。罐装黄瓜原料一般要求:瓜 条整齐均匀,上下粗细基本一致。乳黄瓜瓜长5.5~6.5cm,粗1.0~1.5cm,肉 质较厚而致密,单重12~18g。表面绿色,着色均匀,无或稀少刺瘤;罐装酸 黄瓜瓜长10~12cm,粗2.5~3.5cm,肉质较厚而致密,瓜腔小,单重50~60g。 表面绿色,着色均匀,密刺或稀少刺瘤;盐渍切片加工黄瓜原料:瓜条单重250~ 300g,瓜长35~40cm,粗3.0~3.5cm,把短条直。我国北方及中原地区目前 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多为华北型密刺黄瓜(以天津品种居多),而我国南方和 国外则大多为华南型无刺瘤短棒状黄瓜;近几年又开始引进推广欧洲鲜食型(光 皮、无刺瘤)黄瓜。目前适于腌渍的黄瓜主要有扬州乳黄瓜、线杂一号和锦州 黑汉腿等,而这些品种主要是适用于酱渍或腌制中国特色酱菜,并非适合酸渍 出口黄瓜。因此,培育适合出口专用的酸渍加工小黄瓜品种已成为当务之急。 我国的黄瓜杂交育种工作在80年代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天津黄瓜所为代表 的科研单位培育了一批抗病、优质的黄瓜新品种和杂交一代优势组合,如津杂 系列、津春系列、津优系列、京研系列和中农系列等,但这些品种均为华北型 中长果有刺瘤品种,不适于酸渍加工;而最近几年引进和育成的一些光皮类型 黄瓜品种也只是适用于鲜食。进口酸渍加工黄瓜种子,不仅价格昂贵,而且种 子来源渠道也很少。因此,必须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酸渍加工专用小黄瓜 品种,以满足我国酸渍加工黄瓜出口的需求。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商品率高等特征特性, 适合于在北方地区种植的酸渍加工小黄瓜品种的培育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1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