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W型火焰炉上的浓淡煤粉气流错列布置的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1320.5 | 申请日: | 2009-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6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争起;任枫;王静杰;陈智超;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C5/08 | 分类号: | F23C5/08;F23C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毕志铭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火焰 浓淡 气流 布置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W型火焰炉上的浓淡煤粉气流错列布置的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W型火焰燃烧技术是一种专门为燃用低挥发分煤而设计的燃烧技术,它可以通过加大火焰行程来促进煤粉的燃尽。这种技术目前已为国内部分电厂的锅炉所采用。对于FW型W型火焰锅炉,它采用旋风分离式高煤粉浓度燃烧器(浓淡型燃烧器),一次风携带煤粉气流经过旋风筒分离作用后,形成浓淡两股气流,浓煤粉气流火嘴置于前后墙一侧,而将淡煤粉气流火嘴置于炉膛中心一侧(如图6)。由于炉膛中心为高温区域,但靠近高温区域喷入的为淡煤粉气流,浓煤粉气流喷入的则是靠近前后墙的低温区域,因此没有形成高温高浓度区域,煤粉不能及时着火,火焰稳定性不好,低负荷下稳燃能力低下,NOx排放量降低的效果也不明显。为此,后来有人提出了浓煤粉气流靠近炉膛中心侧、淡煤粉气流靠近前后墙水冷壁的倒置的燃烧装置,其中有两种技术方案最为典型:一种是授权公告日为2007年8月22日、授权公告号为CN 1333199C、专利号ZL200510010015.7、名称为一种带浓淡煤粉燃烧装置的W形火焰炉的发明专利;另一种是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7月5日、授权公告号为CN 2793551Y、专利号ZL200520020870.1、名称为一种带浓淡煤粉燃烧装置的W形火焰炉的实用新型专利。
其中第一种方案提出了将淡煤粉气流从旋风筒出来之后,经管道从炉膛前后墙上部通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它不仅实现了分级燃烧,降低NOx的排放量,而且使得浓煤粉气流靠近炉膛中心侧,接受高温辐射,更容易着火。但是它也有自己的明显缺点,一方面,对于电厂锅炉来说,还要在炉膛前后墙水冷壁处开孔;另一方面,淡煤粉气流从炉膛前后墙水冷壁上部通入,缩短了淡煤粉气流的行程,减小了淡煤粉气流在炉膛的停留时间,使得煤粉不能完全燃烧,增大了飞灰可燃物含量。
第二种方案提出了将淡煤粉气流喷口放置在靠近前后墙水冷壁一端,为了保证浓煤粉气流行程不变,浓煤粉气流还是由以前的浓煤粉气流喷口进入。这种方案也有一定分级燃烧、降低NOx生成的效果,但是在此种方案中,不仅要在靠近前后墙端的拱上水冷壁开淡煤粉气流喷口,同时又由于浓煤粉气流喷口和淡煤粉气流喷口的一一对应性(称之为顺列布置,参见图7、图8中的淡煤粉气流火嘴21和浓煤粉气流火嘴22的位置关系),浓煤粉气流靠近炉膛高温区,使得淡煤粉气不能很好的接受来自炉膛中心高温辐射热,致使淡煤粉气流的着火延迟,影响了煤粉的燃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W型火焰炉中存在的燃烧不稳、不能及时着火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于W型火焰炉上的浓淡煤粉气流错列布置的燃烧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用于W型火焰炉上的浓淡煤粉气流错列布置的燃烧装置包括两个旋风筒、两个煤粉入口管、淡煤粉气流风管、两个浓煤粉气流火嘴和淡煤粉气流火嘴;淡煤粉气流风管由总管和两个分管构成;每个旋风筒的上端侧壁与一个煤粉入口管连通,每个分管的一端插装在一个旋风筒上部内腔中,两个分管的另一端均与总管的一端连通,总管的另一端与淡煤粉气流火嘴连通,每个旋风筒的下端与一个浓煤粉气流火嘴连通,淡煤粉气流火嘴插装在油二次风喷口内并与炉膛连通,油二次风喷口设置在靠近前墙或后墙的炉拱上,浓煤粉气流火嘴设置在靠近炉膛中心的炉拱上并与炉膛连通,浓煤粉气流火嘴与炉拱的边壁之间的间隙为周界风口;淡煤粉气流火嘴设置在两个浓煤粉气流火嘴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1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的制冷控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抽油杆万向传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