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1752.6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4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蔡伟;刘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56;A61L27/54;A61L27/46;A61L27/48;A61F2/82;C08J9/26;C08G69/44;A61L27/20;A61L27/24;A61L27/2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组织 工程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多孔组织工程支架主要由α-羟基酸和氨基酸的共聚物和致孔剂制成,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的孔隙率为92.5%~98.5%(体积)、孔径为200~250μm,所述的α-羟基酸是乳酸和/或羟基乙酸,氨基酸占共聚物总质量的2%~40%,所述致孔剂为氯化钠或蔗糖,致孔剂与共聚物的质量比为4~9∶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多孔组织工程支架还包括活性粒子和/或生长因子;其中活性粒子占共聚物总质量的5%~30%,所述的活性粒子为明胶、胶原、葡聚糖、透明质酸、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盐、羟基磷灰石、珊瑚礁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生长因子占共聚物总质量的0.5%~10%,所述的生长因子为骨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共聚物表面接枝有多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肽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5、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如下:a、将α-羟基酸与氨基酸在110~130℃及辛酸亚锡的催化下进行熔融本体聚合24h,然后溶于三氯甲烷后用甲醇萃取,再在35~45℃条件下烘干,得到共聚物;b、将共聚物溶于三氯甲烷或乙醚中配成质量浓度为5%~30%的溶液,再加入致孔剂,超声振荡至均匀后浇铸于模具型腔内,在室温中放置24h~48h,然后在35~45℃条件下干燥24h~48h;即制得孔隙率为92.5%~98.5%(体积)、孔径为200~250μm的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其中步骤a所述的α-羟基酸是乳酸和/或羟基乙酸,氨基酸占共聚物的2%~40%;步骤b所述的致孔剂为氯化钠或蔗糖,致孔剂与共聚物的质量比为4~9∶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还能按下述步骤进行:将共聚物放入模具型腔内,再加入致孔剂,然后在160~180℃、压力为8MPa~15MPa条件下模压成型10min~20min,再冷却到室温,用蒸馏水洗涤4至8次,再冻干即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加入致孔剂的同时再加入活性粒子和/或生长因子,其中活性粒子占步骤a共聚物总质量的5%~30%;所述的活性粒子为明胶、胶原、葡聚糖、透明质酸、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盐、羟基磷灰石、珊瑚礁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生长因子占步骤a共聚物总质量的0.5%~10%;所述的生长因子为骨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之后按下述步骤在共聚物表面接枝多肽,具体操作如下:先进行紫外消毒,然后放入PBS溶液中,再加入交联剂,在室温下放置12h~48h;取出后放入浓度为1g/L多肽溶液中,在室温下放置10h~15h即完成在共聚物表面接枝多肽;其中所述的交联剂为Sulfo-LC-SPDP,交联剂用量是PBS溶液质量的3%~10%,所述的多肽溶液是由多肽干粉与PBS溶液配制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肽为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10、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孔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如下:一、将α-羟基酸在110~130℃、辛酸亚锡的催化下进行熔融本体聚合24h,然后溶于三氯甲烷后用甲醇萃取,再在35℃~45℃条件下烘干得到聚合物;二、然后将步骤一得到的聚合物、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N-羟基-琥珀酰亚胺按1∶5∶5的摩尔比混合,对聚合物表面进行活化1~9h;三、将氨基酸环化得到聚氨基酸,将聚氨基酸与表面活化的聚合物加入二甲亚砜中,聚氨基酸和表面活化的聚合物总质量与二甲亚砜质量比为1~2∶6~5,常温震荡2~5h后放置去离子水中,混匀后过滤,冻干得到共聚物;四、将共聚物溶于三氯甲烷或乙醚中配成质量浓度为5%~30%的溶液,再加入致孔剂,超声振荡至均匀后浇铸于模具型腔内,室温中放置24~48h,然后在35~45℃条件下干燥24~48h,得到孔隙率为92.5%~98.5%(体积)、孔径为200~250μm的多孔组织工程支架;其中步骤三所述的α-羟基酸是乳酸和/或羟基乙酸,氨基酸占共聚物总质量的2%~40%;步骤四中致孔剂为氯化钠或蔗糖,致孔剂与共聚物的质量比为4~9∶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17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