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异黄酮豆粕最佳干热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2620.5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忠艳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黄酮 豆粕 最佳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A23/A23K技术领域属于农业领域中的饲料。
背景技术
大豆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其中大豆异黄酮是最令人注目的功能活性成分之一,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它具有类似雌激素样的功能。目前常用取油后的豆粕进行异黄酮的提取,这可极大地提高大豆附加值。但是提取异黄酮后的豆粕同大豆一样仍然残留有抗营养因子,如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及大豆凝集素等。我们知道如果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超过了动物的耐受范围,就会对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影响。但是在对抗营养因子进行灭活时,常会影响其中蛋白质的利用率,因此研究合理灭活提异黄酮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不但可以消除其中的抗营养作用,同时还可提高其蛋白质有效利用率。
发明内容
大豆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也含有对人体有特殊功能的活性物质,在70年代,西方医学界意识到大豆中起神奇作用的是大豆中的异黄酮等生理活性物质,迄今为止,国外许多公司都推出各自的大豆异黄酮功能性食品或药品。
同时大豆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抗营养因子,如脲酶、致甲状腺肿素、凝血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胀气因子等,这是大豆植株在生长过程中经过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为抗营养因子可以保护植株及其种子免受霉菌、细菌、病毒、昆虫及鸟类的侵害。在饲料工业中,大豆及其副产品是最常用的饲料原料,但因其抗营养因子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动物对其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还会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传统大豆粕的使用方法是由油脂厂在豆粕出厂前进行统一的加热处理,以灭活抗营养因子,但是这种加热处理方法完全不考虑饲料厂对饲料原料的合理利用,因此常出现加热过度,致使蛋白质的利用率较低;或加热不够,抗营养因子灭活不完全而影响动物的消化吸收。为此在不影响豆粕中营养物质利用的前提下,合理灭活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大豆加工主要以油脂加工业为主,大量的副产物豆粕一般作为动物饲料,采用科学的方法将取油后未经处理的生豆粕中的异黄酮有效地提取出来,能大大提高豆粕的附加值,使大豆加工副产品得到综合利用,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豆粕提取异黄酮后其副产品中含有的抗营养因子情况、及在最大限度地保持其营养成分的前提下的灭活方法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外的资料中均未见到报道。
本专利的主要内容就是大豆浸油后的生豆粕,提取异黄酮后经过干热处理,其最佳处理方法是干热处理130℃条件下处理5min,这可在蛋白质溶解度最佳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灭活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并且动物有效利用率最高。
具体实施方式
经有机溶剂浸提油脂后的豆粕,无需经过任何处理,用乙醇浸提法提取异黄酮,把形成的提异黄酮豆粕干燥后进行干热,当升温至130℃后开始计时,到5min后取出即可正常使用,这种豆粕不但抗营养因子灭活效果最好,同时蛋白质利用率最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忠艳,未经王忠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6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床用R角刀
- 下一篇:一种微机自动检重蜜柚分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