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纤图像变换器和多狭缝条纹管的激光四维成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2690.0 | 申请日: | 2009-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0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骐;李思宁;刘金波;孙剑峰;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7/89 | 分类号: | G01S17/89;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纤 图像 变换器 狭缝 条纹 激光 成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纤图像变换器和多狭缝条纹管的激光四维成像装置,是一种激光四维成像技术,属于光电探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面阵型光电探测器的各种激光及红外光电成像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森林及农业普查、海洋监测、道路及交通监控、飞机避障及导航控制等各个领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面阵型光电探测器由于只能获取目标的强度信息和二维空间信息,即只能获得目标的二维平面像,这使得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它有时不能完全反映测量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往的红外成像或者电视成像等系统虽然可以实现对探测对象的强度和平面成像,即获取目标的三维图像,但是由于系统中接收装置采用的面阵型光电探测器不能实现对时间的分辨,所以难以获得目标的距离信息,而以往的激光成像雷达系统往往需采用扫描成像方式或者较复杂的复合成像体制来实现对目标四维信息的获取,这种方式的成像帧频或视场较小,不能完全满足各种情况的需要。由于目标探测物的时间及空间信息能够反映被测量对象的真实情况,为实现对目标信号的时间及空间四维探测,可实现时间分辨的光电探测器作为下一代光电探测器件的重要标志,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主要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的光电探测器只能对目标探测物的空间信息进行分辨不能同时对时间信息进行分辨,因此不能够反映被测量对象的距离信息,或者采用扫描方式获得了被测量对象的四维信息但帧频数较低同时视场也较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时间、空间及强度分辨的基于光纤图像变换器和多狭缝条纹管的激光四维成像装置。
本发明包括多狭缝条纹管和光锥,它还包括光纤图像变换器和图像增强器,光纤图像变换器由输入端面板、光纤组和输出端面板组成,光纤组由48×48根等长的光纤组成,光纤组的一端在输入端面板上以48×48的第一阵列A方式排布,光纤组的另一端在输出端面板上以8×288的第二阵列B方式排布,第一阵列A的排布方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6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氧化镍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利用卫星对目标进行通信和定位的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