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弧刃金刚石刀具刀尖圆弧圆度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2876.6 | 申请日: | 200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强;孙涛;赵学森;宗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21/20 | 分类号: | G01B21/20;G01B11/2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弧 金刚石 刀具 刀尖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圆弧刃金刚石刀具刀尖圆弧圆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原子力显微镜系统(1)、单片机控制器(2)、测量控制计算机(3)、二维精密位移工作台(4)和回转轴系(5)组成,回转轴系(5)置于二维精密位移工作台(4)上;
原子力显微镜系统(1)的检测结果输出端连接单片机控制器(2)的检测结果输入端,单片机控制器(2)通过RS232接口与测量控制计算机(3)的R8232接口相连,单片机控制器(2)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回转轴系(5)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回转轴系(5)的角度位置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控制器(2)的角度位置信号输入端;原子力显微镜系统(1)的位移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二维精密位移工作台(4)的位移控制信号输入端;
原子力显微镜系统(1)由扫描探头(1-1)、控制器(1-2)、控制计算机(1-3)和信号接口单元(1-4)组成;信号接口单元(1-4)的信号采集输入端连接控制器(1-2)的第一检测结果输出端,控制器(1-2)的第二检测结果输出端连接控制计算机(1-3)的监控信号输入端,控制计算机(1-3)的监控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2)的监控信号输入端,控制器(1-2)的监控信号输出端连接扫描探头(1-1)的监控信号输入端,扫描探头(1-1)的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2)的检测信号输入端;控制器(1-2)的信号输出端是原子力显微镜系统(1)的位移控制信号输出端,信号接口单元(1-4)的信号输出端是原子力显微镜系统(1)的检测结果输出端;
回转轴系(5)由气浮轴系(5-1)、调心装置(5-2)和夹具(5-3)组成;气浮轴系(5-1)由空气静压轴承(5-11)、圆光栅(5-12)、柔性联轴节(5-13)和力矩电机(5-14)组成;空气静压轴承(5-11)的主轴的一端与调心装置(5-2)的底面固定连接,气浮轴系(5-1)和调心装置(5-2)的中心轴线重合,夹具(5-3)固定在调心装置(5-2)的顶面;空气静压轴承(5-11)的主轴的另一端通过柔性联轴节(5-13)连接力矩电机(5-14)的输出轴,圆光栅(5-12)固定在空气静压轴承(5-11)上,所述圆光栅(5-12)用于检测回转轴系(5) 运行时空气静压轴承(5-11)所处的角度位置信号,圆光栅(5-12)的信号输出端是回转轴系(5)的角度位置信号输出端;力矩电机(5-14)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是回转轴系(5)的控制信号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刃金刚石刀具刀尖圆弧圆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静压轴承(5-11)的径向和轴向回转精度都小于0.0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刃金刚石刀具刀尖圆弧圆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光栅(5-12)的角度分辨率小于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弧刃金刚石刀具刀尖圆弧圆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心装置(5-2)由底圆盘(5-21)、四个调位顶丝(5-22)、四个顶丝座(5-23)和夹具固定座(5-24)组成,
底圆盘(5-21)上中心处设置有夹具固定座(5-24),四个顶丝座(5-23)固定在底圆盘(5-21)上,所述四个顶丝座(5-23)以夹具固定座(5-24)为中心在底圆盘(5-21)上均匀分布,每个调位顶丝(5-22)的一端穿过一个顶丝座(5-23)与夹具固定座(5-24)的侧壁接触,相对的两个调位顶(5-22)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调位顶丝(5-22)与顶丝座(5-23)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圆弧刃金刚石刀具刀尖圆弧圆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静压轴承(5-11)的外表面按双排均匀分布六个节流孔(5-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圆弧刃金刚石刀具刀尖圆弧圆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个节流孔(5-111)的直径均为0.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87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锆载体复合涂层粒子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