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大豆子叶细胞数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2894.4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3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程;刘兵;刘晓冰;金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06 | 分类号: | C12Q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同恩 |
地址: | 150081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大豆 子叶 细胞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大豆子叶细胞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的单粒重是大豆产量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大豆单粒重是由两个因素 所决定的,一是大豆子叶细胞数目,二是大豆子叶细胞的体积或重量。然而, 在国内有关大豆子叶细胞数目的测定方法报道很少。国外有关子叶细胞数目的 测定方法有少量报道,如孚尔根染色法(1966)和铬酸离析法(1987)等。虽 然这些测定方法可用,但是测定步骤繁琐,在实验中常使得测定结果很不理想。 特别是在成熟籽粒的测定过程中,由于成熟籽粒的子叶细胞内贮藏性物质增 多,即细胞内存在蛋白质、淀粉颗粒及油脂滴,这就使得细胞染色和离析的结 果很不理想,导致估算的子叶细胞数目与实际数值存在相当大的误差。铬酸离 析法(1987)所用的铬酸浓度为5%,此浓度偏低导致子叶细胞离析不充分, 在视野中含有大量未离析的细胞团,容易导致未离析细胞数目的损失,影响最 终的测定结果,从而测定不够准确且测定步骤繁琐,操作复杂;该方法中子叶 溶于铬酸72小时后,再除去铬酸会导致部分子叶细胞数目的损失,之后充分 碾细会导致子叶细胞破裂,进一步引起子叶细胞数目的减少;该方法还需要用 滤纸滤出未溶解的余渣,然后烘干,称重滤纸,求得余渣重量。由于余渣重量 相对于滤纸重量来说是非常微小的,二者重量相差近百倍,导致测定的余渣重 量不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大豆子叶细胞数目测定方法存在测定步骤 繁琐、操作复杂、测定结果准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测定大豆子叶细胞数的方 法。
本发明测定大豆子叶细胞数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一、烘干、研磨:将 大豆籽粒放置于烘箱中,于30~35℃条件下烘干24~48小时,用万分之一天平 对籽粒进行称重,然后置于研钵中充分研磨;二、溶解:取50~100mg的粉末 精确称重,然后放置于50ml烧杯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0~20%铬酸溶液10ml, 放置48小时后再加入质量浓度为10~20%铬酸溶液10ml,放置24小时后,再 次加入质量浓度为10~20%铬酸溶液10ml放置12小时,期间用涡旋器搅拌直 至粉末完全溶解;三、取样、测定:测定时用玻璃棒缓慢搅拌使悬浮液中细胞 分布均匀,用移液枪取3~5μl悬浮液置于血球计数板上,于显微镜下读数,记 录显微镜视野下的子叶细胞数目;清洗血球计数板,再次用移液枪取3~5μl 悬浮液置于血球计数板上,于显微镜下读数并记录显微镜视野下的子叶细胞数 目,以上操作共进行15次重复;四、计算:由已知血球计数板计数池的容积 及全部悬浮液的容积算出溶液中全部子叶细胞数目;设大豆籽粒干重为W, 籽粒中子叶细胞数目为X,粉末干重为W1,已测定溶液中全部子叶细胞数目 为A;则大豆子叶细胞数目的计算公式为,W∶W1=X∶A,即X=A×(W/W1)。
本发明测定大豆子叶细胞数方法的优点是能较准确地测定出子叶细胞数 目,测定步骤简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更加精确。本发明为正确评价不同粒 重基因型大豆的子叶细胞数目与灌浆速率、干物质积累及激素动态的关系提供 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 式间的任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2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