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镁渣砌块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3804.3 | 申请日: | 2009-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侯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西平 |
主分类号: | C04B28/30 | 分类号: | C04B28/30;C04B18/10;C04B18/1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宝贤 |
地址: | 044000山西省运城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用镁渣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材料的高强度镁渣砌块。
背景技术
在工业炼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镁渣,镁渣倾倒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处理成本非常大,利用镁渣灰制建筑材料既可以变废为宝,也可以减少废物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市场上存在用镁渣制砖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很多缺点,一些方法是用镁渣直接制造建筑材料,没有添加其他成分;另外一些方法添加石膏等成分,例如申请号为200610200648.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高强度镁渣砖及其制备方法,由镁还原渣60—80份,碎石10—25份,石膏或/和石灰1—15份,将镁还原渣用蒸汽蒸1—3小时后再与其它原料加水混合,压制成型,干燥后制成,这些方法由于添加成分与镁渣的组成比例不合理,极易造成生产的建筑材料出现大面积爆裂,膨胀现象,极大的影响了镁渣砖的稳定性。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配方合理、使镁渣灰晶体结构更稳定的建筑用镁渣砌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的建筑用镁渣砌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用镁渣砌块,用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镁渣凝结材料35%—60%,炉渣或矿渣65%—40%。
做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建筑用镁渣砌块用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镁渣凝结材料60%,炉渣或矿渣40%。
所述的镁渣凝结材料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的组成:镁渣:70%;熟料:18%;石膏:12%。所述的镁渣中含MgO:9%—11%,CaO:41%;石膏中含CaSO4·2H2O:10%—12%;熟料中含CaO:62%—70%。
该发明采用炼镁过程中产生的镁渣为主要原料,制成高强度的建筑用镁渣砌块,采用该发明还可减少工业废料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废料的再利用,且其制作方法易于掌握,配方合理。该发明极大地提高了镁渣灰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可以有效解决普通建筑用镁渣砌块易出现爆裂、膨胀的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具体说明。
实施例1.将镁渣420千克、熟料108千克、石膏72千克按比例混合,在常温常压下经过球麿机粉碎至120—200目制成镁渣凝结材料,上述三种原料的规格分别为:镁渣中含MgO:9%—11%,CaO:41%;石膏中含CaSO4·2H2O:10%—12%。;熟料中含CaO:62%—70%。将制成的600千克镁渣凝结材料与400千克炉渣或矿渣混合,混合后的粒度为0.8mm。然后加水搅拌,搅拌完全后在常温、压力为360kg条件下成型,再进入蒸汽养护室利用蒸汽养护8小时后制成混凝土普通砖。出蒸汽养护室后,自然养护28天得成品。
实施例2.将镁渣280千克、熟料72千克、石膏48千克按比例混合,在常温常压下经过球麿机粉碎至120—200目制成镁渣凝结材料,上述三种原料的规格分别为:镁渣中含MgO:9%—11%,CaO:41%;石膏中含CaSO4·2H2O:10%—12%。;熟料中含CaO:62%—70%。将制成的400千克镁渣凝结材料与600千克炉渣或矿渣混合,混合后的粒度为0.8mm。然后加水搅拌,搅拌完全后在常温、压力为360kg条件下成型,再进入蒸汽养护室利用蒸汽养护8小时后制成混凝土普通砖。出蒸汽养护室后,自然养护28天得成品。
实施例3.将镁渣245千克、熟料63千克、石膏42千克按比例混合,在常温常压下经过球麿机粉碎至120—200目制成镁渣凝结材料,上述三种原料的规格分别为:镁渣中含MgO:9%—11%,CaO:41%;石膏中含CaSO4·2H2O:10%—12%。;熟料中含CaO:62%—70%。将制成的350千克镁渣凝结材料与650千克炉渣或矿渣混合,混合后的粒度为0.8mm。然后加水搅拌,搅拌完全后在常温、压力为360kg条件下成型,再进入蒸汽养护室利用蒸汽养护8小时后制成混凝土普通砖。出蒸汽养护室后,自然养护28天得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西平,未经侯西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38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