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排尾重浮联合分选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3976.0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7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樊民强;杨宏丽;董连平;张妍琴;李志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0 | 分类号: | B03D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雷立康 |
地址: | 030024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尾 联合 分选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排尾重浮联合分选方法及装置,它属于一种针对煤泥的 双排尾重浮联合分选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煤炭机械化开采程度的提高,原煤细颗粒含量逐渐增大,细粒煤分选也 涌现出更多问题。浮选仍是细粒煤分选的首选方法,但常用的机械搅拌式浮选 机和浮选柱很难在处理量、选择性和对粒级的适应性等方面表现出一致的优势。 重选无需添加药剂,对环境友好、分选成本低,但对-0.1mm煤粒分选效果较 差。浮选柱设计理念与多力场的结合是浮选柱发展史上的重要突破,采用浮选 柱与多力场结合设计理念的新型设备有:旋流器式浮选柱、旋流静态微泡浮选 柱和喷气式旋流浮选器(ASH)等。如CN2096416U公开的“旋流器式浮选柱”, 将浮选柱与旋流器组合成一种新的浮选设备,其主要特点是浮选柱位于上方, 旋流器位于下方,二者连成一体,矿物完全在离心力场中进行分选,利用离心 力场强化细颗粒煤泥的浮选作用,但它不适于处理粗粒煤。CN1080595C公开的 “静态微泡浮选柱强化分选方法及装置”,把重力分选与浮选相结合,采用浮选 -重选-浮选的分选链,它最主要的特征也是以旋流力场为核心,旋流装置位于 柱体底部,主要矿化机制是逆向碰撞;其中旋流的重选作用明显弱于浮选柱的 浮选作用,矿浆循环量偏大,浮选旋流器中重选的独立性也不明显,且存在离心 力与浮选的相互干扰。CN2766961Y公开的“旋流力场浮选柱”,其下端为锥形, 但在锥形区域内是旋流态,影响矿浆沉降,不利于二次洗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浮选机微细粒分选效果低、浮选柱浮选上限难以 有效衔接重介分选下限的技术难题,并提供一种能对煤泥高效分选和具有双排 尾特征的双排尾重浮联合分选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排尾重浮联合分选方 法,它包括原矿浮选粗选与分级排尾、重力扫选排尾和重选精矿再浮选三个步 骤:
(1)原矿浮选粗选与分级排尾:原料矿浆由入料泵送至浮选柱上方的射流 器,在射流器中完成充气与矿化,然后射入浮选柱内,与反射板相撞,气泡被 进一步粉碎,同时矿浆与气泡在反射板的阻挡下转为向上运动,矿化气泡携带 精煤进入浮选柱顶部泡沫层,作为精矿被回收,剩余未被气泡捕集或捕集不牢 又落下的物料下行至浮选柱下端的分级排尾装置,亲水的矿泥通过一次排尾分 级装置的尾矿管作为一次尾矿排出,粗粒物料和部分细粒物料作为循环中矿从 浮选柱循环中矿底流口排出,由循环泵送至旋流器进行重力扫选排尾;
(2)重力扫选排尾:由浮选柱循环中矿底流口排出的循环中矿用循环泵切 向给入水介质旋流器,在水介质旋流器内进行重力扫选,重力扫选的尾矿即粗 粒高灰物料作为二次尾矿从水介质旋流器底流口排出,重选精矿以粗粒低灰循 环物料为主,作为溢流产品返回浮选柱进行重选精矿再浮选;
(3)重选精矿再浮选:经水介质旋流器重力扫选的重选精矿在浮选柱内被 进一步浮选,低灰物料作为精矿回收。
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双排尾重浮联合分选机,它包括射流浮选柱、一次排 尾分级装置和二次排尾重选装置三部分;一次排尾分级装置设在射流浮选柱的 下面,一次排尾分级装置的循环中矿底流口与二次排尾重选装置连接,二次排 尾重选装置的中心给矿管与射流浮选柱联接。
所述射流浮选柱:包括柱体2、至少一个位于柱体上部的射流器11、位于 柱体中段的反射板3、位于柱体底部的底部倒锥9,柱体顶部外侧设有泡沫收集 槽1,射流器11上部设在浮选柱液面以上,射流器11下部垂直伸入浮选柱液面 以下,反射板3设在射流器11的正下方,反射板3中心线与射流器11中心线 在一条直线上,反射板3通过筋板与射流器11固定连接在一起或与一段装置41 上表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反射板3与射流器11至少相距50mm,底部倒锥9大 口朝上与柱体2焊接在一起,底部倒锥9小口朝下敞开并与一次排尾分级装置 的二段装置31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39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英砂浮选方法
- 下一篇:磨矿螺旋分级机下轴头支承与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