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自然风力或/和自然水力驱动的动力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4217.6 | 申请日: | 2009-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9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治;张华训;张华民;张佳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群治 |
主分类号: | F03D5/00 | 分类号: | F03D5/00;F03D9/00;F03B17/06;F03B13/00;A63B31/11;B63H13/00;B63H19/04;B63C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谟培 |
地址: | 053100河北省枣***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自然 风力 水力 驱动 动力装置 | ||
1、一种利用自然风力或/和自然水力驱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支架(1)和固定于支架上的至少一个活动板单元,支架上带有平行铰轴(21、22),活动板单元包括一对对称活动板(31、32),分别经固定于其正面的与铰轴(21、22)套装配合的铰接件(4)与支架(1)铰接;活动板(31、32)正面设有两平行等长的限位拉杆(51、52),拉杆(51、52)的两端联接于分别固定于两活动板(31、32)上铰轴(21、22)左右的限位环(61、62与71、72)处;活动板(31、32)共面时相接处有间隙,铰轴(21、22)分别位于活动板(31、32)上内边(81、82)与外边(91、92)间距相应内边(81、82)1/3处;限位环(61、72)与铰轴(21、22)的距离分别为铰轴(21、22)到外边(91、92)的距离的2/9~5/9,限位环(71、62)与铰轴(21、22)的距离分别为铰轴(21、22)到内边(81、82)的距离的2/9~5/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自然风力或/和自然水力驱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游泳脚蹼上,活动板(31、32)位于足部上方,两板(31、32)共面时正面朝向脚蹼且与蹼底(10)平行,铰轴(21、22)与支架(1)各支撑边、脚蹼构成四棱台状框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自然风力或/和自然水力驱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部为竖向主轴(111),铰轴组(21、22)固定于主轴(111)上且上下间隔、水平分布,铰轴(21、22)以与主轴相交处为中点向主轴(111)两侧延伸,水平铰轴组(21、22)有至少一组,且以主轴(111)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均布;主轴(111)有至少一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自然风力或/和自然水力驱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部为水平主轴(112),铰轴组(21、22)固定于主轴(112)上且左右间隔、竖向分布并的以主轴(112)为旋转轴,铰轴(21、22)以与主轴(112)相交处为中点向主轴(112)两侧延伸,铰轴组(21、22)有至少一组,且以主轴(112)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均布;主轴(112)有至少一根。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利用自然风力或/和自然水力驱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固定安装于船体顶部,主轴(111、112)经机械传动装置与水用船体的离合器相联;船体两侧设有至少一对活动板单元,经连杆与设于船体上的、控制活动板前后运动的控制杆相接;每一活动板单元的两活动板(31、32)共面时,正面朝向船体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自然风力或/和自然水力驱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尾部固定有至少一对活动板单元,经连杆与设于船体上的、控制活动板前后运动的控制杆相接;每一活动板单元的两活动板(31、32)共面时,正面朝向船体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自然风力或/和自然水力驱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单元安装于水下打捞勘测鱼(13)后方,其活动板(31、32)共面时正面朝向鱼体(13)后方;所述水下打捞勘测鱼(13)为由耐腐金属制成的中空鱼状,鱼体内设有控制杆(14),控制杆(14)与且设于鱼体(13)外的曲柄(15)、连杆(16)相联,连杆(16)向鱼体后方延伸,活动板单元有至少一个,固定于连杆(16)尾部,鱼体(13)顶部设有透明观察室(17),底部装有配重钢砂(18),鱼体(13)上装有可照亮鱼体外的防水灯(19),还设有胶质打捞手套,手套开口于金属鱼壳上的手套伸出、收入口(20)、且与鱼壳体无隙联接、并可伸向鱼体外;鱼体前端设有上下浮沉板(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群治,未经张群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2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旁减温减压阀执行机构的控制模块
- 下一篇:一种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