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旱地玉米渗灌膜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4229.9 | 申请日: | 2009-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3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朱高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高升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25/06;A01C1/04;B05B1/2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毅 |
地址: | 038400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旱地 玉米 渗灌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种植生产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旱地玉米渗灌膜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缺水,尤其是山区,只能靠老天吃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节约水资源、适用于北方旱地种植使用的一种旱地玉米渗灌膜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旱地玉米渗灌膜是由中间的注水管和注水管连通的渗水管以及上面的地膜、地膜两边与地膜相粘在一起的种子带组成,渗水管之间的间隔为玉米种子种植的间隔,种子带中放有种子,种子的间隔按正常播种的间隔,两粒种子之间有肥料,渗水管正对着肥料。
种子带可选用通风、通气、易吸水、有韧性并经消毒的纸带,10厘米宽两层,层中按肥料、种子、肥料、种子的顺序分装粘贴牢固。肥料为氮、磷钾等多种可溶性复合肥料,剂量可尽量满足从种子发芽到种子成熟全生长周期养料供给。玉米种子选用高发芽率良种,种子与种子间距即大田株距40厘米,两个种子带间距即大田行距50厘米。种子带埋入地下的深度按播种的深度。
注水管不用时与两边的种子带可压成一平面便于卷绕贮存,注水管周长20厘米,能承受一定的水压力。
渗水管长15至20厘米,直径0.3厘米,一端连接注水管,另一端开一个直径0.1厘米的渗水孔。
地膜是联接以上三部分的基带,需要有一定厚度,可多次利用。
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贮水池的建立:选择一块地的高地头端铺垫土,使垫层高出地头一米左右,平整压实,贮水池大小可按每亩5立方米计算,形状高度因地而建,要在池地10厘米处安装多个出水管口;
2.渗灌膜种植:在施足农家肥的旱地上将旱地玉米渗灌膜铺上,将注水管留在地面上,将两边的种植带按播种的深度埋入地下,并将注水管的接头与贮水池的出水管连接的供水管接好;
3.用封闭型的灭草剂喷打整块地块,并向地头的贮水池注水,注水时随时观看另一头端渗灌膜注水管的开口处的出水情况,如发现那一个流出满管水,表明此幅渗灌膜管内的空气已排出,立即用土压实到不再流水,此幅渗灌就可运作了,把整块地的渗灌膜的注水管压完并向贮水池注满水,整块地渗灌就可运作,种子整个生长周期视情况向贮水池注水3-5次即可。
本发明与传统玉米种植相比有如下特点:
(1)增加产量:每株比冬浇地增重0.06千克,如果每亩以2500株计算,那么每亩可多增产150千克;
(2)由于地膜覆盖和渗灌双重作用可节约水资源;
(3)省去人工间苗定苗工序,省去施肥工序;
(4)由于集中给肥减少肥料用量至少一半;
(5)平坦地块适宜大型机械化作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旱地玉米渗灌膜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旱地玉米渗灌膜在田间布置示意图。
图中1.种子带,2.肥料,3.地膜,4.种子,5.渗水管,6.注水管,7.连接管,8.供水管,9.出水管,10.贮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发明旱地玉米渗灌膜是由中间的注水管6和注水管6连通的渗水管5以及上面的地膜3、地膜3两边与地膜3相粘在一起的种子带1组成,渗水管5之间的间隔为玉米种子种植的间隔,种子带1中放有种子4,种子4的间隔为40厘米,两粒种子4之间有肥料2,渗水管5正对着肥料2。
种植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贮水池10的建立:选择一块地的高地头端铺垫土,使垫层高出地头一米左右,平整压实,贮水池大小可按每亩5立方米证算,形状高度因地而建,要在池地10厘米处安装多个出水管口;
2.渗灌膜种植:在施足农家肥的旱地上将旱地玉米渗灌膜铺上,将注水管6留在地面上,将两边的种子带1按播种的深度埋入地下,并将注水管6的接头供水管8接好,将供水管8与贮水池10的出水管9接好;
3.用封闭型的灭草剂喷打整块地块,并向地头的贮水池10注水,注水时随时观看另一头端渗灌膜注水管6的开口处的出水情况,如发现那一个流出满管水,表明此幅渗灌膜管内的空气已排出,立即用土压实到不再流水,此幅渗灌就可运作了,把整块地的渗灌膜的注水管6压完并向贮水池10注满水,整块地渗灌就可运作,种子4整个生长周期视情况向贮水池10注水3-5次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高升,未经朱高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2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培养种子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带式送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