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离子氮化工艺制备太阳能吸收涂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4353.5 | 申请日: | 2009-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陟成刚;王超;唐宾;张翔宇;刘俊;谢燕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C8/36 | 分类号: | C23C8/36;F24J2/48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离子 氮化 工艺 制备 太阳能 吸收 涂层 方法 | ||
1.一种应用离子氮化工艺制备太阳能吸收涂层的方法,包括铝合金管的预处理方法,离子氮化工艺,其特征是将预处理后的铝合金管置入离子氮化炉中,通入氩气,在气压为20~60Pa下,调节电压400~600V,溅射清洗后,再通入氮气或氨气,增压至200~400Pa后,控制氩气和氮气体积比为0.2~1或者氩气和氨气体积比为0.5~1,在工作电压为500~800V,工作温度为240~500℃下对铝合金管表面进行离子氮化,保温1~2小时后,在铝合金管表面生成成分梯度变化的渐变AlN-Al,即为太阳能吸收涂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离子氮化工艺制备太阳能吸收涂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设置有石墨电极的离子氮化炉中通入氩气,在气压为40Pa,电压为550V下溅射清洗后,再通入氮气,控制氩气和氮气的体积比为0.4,增压至400Pa,调节电源电压为700V,调节石墨极电压500V,保持温度为450℃,对铝合金管表面进行离子氮化,保温1小时,在铝合金管表面生成成分梯度变化的渐变AlN-Al,即为太阳能吸收涂层。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离子氮化工艺制备太阳能吸收涂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设置有石墨电极的离子氮化炉中通入氩气,在气压为30Pa,电压为450V下溅射清洗后,再通入氨气,控制氩气和氨气的体积比为1.0,增压至350Pa,调节电源电压为650V,调节石墨极电压400V,保持温度为400℃,对铝合金管表面进行离子氮化,保温1.5小时,在铝合金管表面生成成分梯度变化的渐变AlN-Al,即为太阳能吸收涂层。
4.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应用离子氮化工艺制备太阳能吸收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石墨电极是网状、格栅状或者是平板状的海绵型多孔石墨电极。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离子氮化工艺制备太阳能吸收涂层的方法,其特征是离子氮化炉中通入的氮气为99.99%的高纯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3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尺寸微棱镜型反光材料模具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分列式水平轴风电叶片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