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烧结金属丝网复合过滤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4420.3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超;张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00 | 分类号: | B01D6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50011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结 金属丝网 复合 过滤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过滤各种物料和分离微径颗粒的流体过滤元件,具体为一种烧结金属丝网复合过滤元件。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烧结网过滤元件的过滤部分都是对称结构,过滤精度最小只能做到1微米,且采用高精度过滤元件时流通量极低,滤材厚度较厚,当有微粒进入其中容易发生堵塞,且堵塞后不易清理,从而影响过滤效果及过滤效率,缩短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精度高、减少堆积阻塞、提高过滤效率、延长过滤元件使用寿命的烧结金属丝网复合过滤元件。
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本发明包括烧结金属丝网以及设置在烧结金属丝网上的一层由金属膜、有机膜或陶瓷膜构成的过滤膜。
本发明烧结金属丝网为圆筒状,在圆筒状烧结金属丝网内表面上或者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层由金属膜、有机膜或陶瓷膜构成的过滤膜。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选用粗精度烧结网(多层网)作为基材即烧结金属丝网,在基材表面喷涂或烧结一层微细孔径的金属薄膜、有机膜或者陶瓷膜构成的过滤膜,从而优化过滤能力和滤芯强度两项指标,在保证滤芯机械强度的同时,几乎不产生压强损失,从而保证其流通量也不受影响;分离固体颗粒的功能,则由和多孔基材烧结在一起的金属薄膜、有机膜或陶瓷膜构成的过滤膜承担,分离精度可达亚微米级,由于该层薄膜厚度较薄,所以不易发生阻塞,而且过滤效果更好,精度更高,反洗再生的时候,滤饼杂质液容易从其表面脱落,从而延长了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为圆筒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烧结金属丝网透水性特性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烧结金属丝网透空气性特性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过滤元件由粗精度平板状烧结金属丝网1作基材,在其上表面或下表面喷涂或烧结上一层超薄的金属膜,陶瓷膜或者有机膜作为过滤膜2。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过滤元件由粗精度筒状烧结金属丝网1作基材,筒体外表面或内表面喷涂或烧结上一层超薄的过滤膜2,过滤膜2材质为金属膜,陶瓷膜或者有机膜。本实施例为在外表面喷涂或烧结过滤膜2。
本发明优化过滤能力和滤芯强度,在保证滤芯机械强度的同时,几乎不产生压强损失,从而保证其流通量也不受影响;分离固体颗粒的功能,则由和多孔基材烧结在一起的金属薄膜、有机膜或陶瓷膜承担,分离精度可达亚微米级,由于该层薄膜厚度较薄,所以不易发生阻塞,而且过滤效果更好,精度更高,反洗再生的时候,滤饼杂质液容易从其表面脱落,从而延长了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烧结金属丝网透水性特性测试(附图3所示):
测试方法标准:ISO 4022
试样形状:圆片,厚度3mm
过滤面积:50.26cm2/
水温:20℃
本发明烧结金属丝网透空气性特性测试(附图4所示):
测试方法标准:ISO 4022
试样形状:圆片,厚度3mm
过滤面积:50.26cm2/
空气温度:20℃
空气压力:101.3KPa
如附图3、4所示:
图中1-1为传统的过滤精度3.0微米的烧结金属丝网过滤元件曲线;
图中1-2为传统的过滤精度5.0微米的烧结金属丝网过滤元件曲线;
图中1-3为传统的过滤精度10.0微米的烧结金属丝网过滤元件曲线;
图中2-1为过滤精度0.5微米的烧结金属丝网复合过滤元件曲线;
图中2-2为过滤精度1.0微米的烧结金属丝网复合过滤元件曲线;
图中2-3为过滤精度3.0微米的烧结金属丝网复合过滤元件曲线;
(传统的烧结金属丝网过滤元件精度最高能达到3微米)
测试结果:
如附图3、4中所示曲线表明:在相同的过滤精度下,烧结金属丝网复合过滤元件在相同的压降情况下,其透水及空气的流量均明显优于传统的烧结金属丝网过滤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波特无机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4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