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不锈钢连铸坯表面缺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4490.9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3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承志;王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B22D1/00;C21C7/072;C21C7/1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不锈钢 连铸坯 表面 缺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不锈钢连铸坯表面缺陷的方法,具体讲,是降低含钛不大于0.10%的不锈钢连铸坯表面缺陷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不锈钢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简称或统称,指含铬量在10.5%以上,在空气和淡水中或化学腐蚀介质中能够抵抗腐蚀的一类铁基合金,现有的不锈钢连铸坯的制备工艺,由于操作不稳定、设备故障以及工艺参数控制不合理等原因,不锈钢连铸坯表面或皮下一般存在严重的缺陷,如裂纹、夹杂、凹陷等,这些缺陷难以发现,或在实际生产条件下,无法去发现等。所以不锈钢连铸坯在轧制加热过程中,表层氧化量很少,铸坯皮下缺陷难以在加热中去除,在轧制产品后,容易在表面出现缺陷。而不锈钢产品对表面质量要求很高,所以必须消除或降低不锈钢连铸坯表面缺陷,现有的降低不锈钢连铸坯表面缺陷的方法一般是把不锈钢连铸坯表面修磨1.0%以上的金属(重量百分比),即把缺陷较多的不锈钢连铸坯表面去除(如果连铸坯表面不修磨轧制的冷轧薄板不合格率重量百分比接近6%),才可进行轧制产品。现无公开且科学、全面的不锈钢铸坯表面不修磨控制方法,随意修磨不锈钢连铸坯表面,一方面造成金属损失,另一方面修磨重量的多少与铸坯表面质量状况无对应关系,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降低不锈钢连铸坯表面缺陷的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不锈钢连铸坯表面缺陷的方法,本发明能明显降低含钛不大于0.10%的不锈钢连铸坯表面的缺陷,轧制成的不锈钢板,由于表面夹杂物造成的不锈钢板表面缺陷率小于1.0%(质量百分比)。
本发明提出根据控制不锈钢冶炼、连铸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生产出表面质量缺陷很少的不锈钢连铸坯,这种不锈钢连铸坯不修磨表面直接轧制,轧制成的不锈钢板99%以上的表面质量满足标准要求。避免了不锈钢连铸坯在修磨表面过程中造成的金属损失。
本降低不锈钢连铸坯表面缺陷的方法对钢铸坯、生产流程与设备的要求分别如下:
一、成分要求
a不锈钢铸坯中的含钛的质量百分比0≤Ti≤0.1%;
b不锈钢铸坯中含硫的质量百分比S≤0.008%;
c不锈钢铸坯中含硅的质量百分比Si≥0.35%或Si<0.35%时含铝量控制到0.01~0.03%;
二、适应的不锈钢生产流程
电炉、感应炉或转炉→AOD炉精炼或VOD炉精炼→吹氩站或LF炉精炼→连铸;
三、设备要求
a AOD炉壳和钢包、VOD钢包最少使用过一次。
b AOD、VOD冶炼炉渣碱度(CaO/SiO2)≥1.6。
本降低不锈钢连铸坯表面缺陷的方法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一、将电炉、感应炉或转炉冶炼出的质量百分比符合下述要求的钢水加入到AOD炉或VOD炉精炼:
C 0.10%~2.5% Si≤0.25% P≤0.035% S≤0.025%
Mn、Cr、Ni、Mo、Cu、Nb、N、W、Co等元素符合所生产产品的标准(GB、ASTM、EN、JIS等标准)要求。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冶炼后钢水的成分(C、Si、Mn、P、S、Cr、Ni、Mo、Cu、Nb、Ti、N、W、Co)的质量百分比达对应产品标准或企业内部控制要求,如GB、ASTM、EN、JIS等标准要求。
其余为Fe与不可避免的杂质。
二、钢水在钢包(AOD炉、VOD炉或LF炉的钢包)内吹氩搅拌时间≥10分钟,搅拌过程控制炉渣覆盖在钢水上面,钢水不得裸露空气下。
三、钢包到连铸机,钢包自动打开浇注,禁止用吹氧气打开水口。连铸时的技术要求:
a中间包钢水的温度比钢水的熔点高20-40℃。中间包中钢水的液面高度≥800mm。
b连铸拉速≥1.0m/min,且拉速波动值不大于±0.02m/min。
c连铸按下式计算负滑脱时间,控制负滑脱时间≤0.2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4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耕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方法
- 下一篇:座便器喷嘴传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