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相复膜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4581.2 | 申请日: | 2009-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2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昱;孙涛;张广兴;阎光宗;欧阳杰;吴楠;杨建菊;柯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电力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50021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相复膜。
技术背景
金相复型是非破坏性大工件金相检验及现场金相检验工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检验位置及工件尺寸的原因,其金相组织一般通过复型技术复制后带回实验室,在固定式显微镜下做进一步的观察分析及照片拍摄。金相组织的复型质量对后期的金相组织分析及评判工作具有决定性作用,在这一关键环节中普遍采用的复型材料为复膜。复膜的作用为在溶剂(通常为丙酮)的作用下,与呈现出微观组织的区域进行贴合,复制取得部件金属微观组织形貌。目前,复膜的来源有两种:其一为外购,目前市场上的复膜均为进口材料,因其用量相对其他工业用材料极少,故具有价格昂贵,不易购到的缺点;其二为采用标准《DL/T652-1998金属复型技术工艺导则》推荐配方进行实验室自制,该种方法受气温条件、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保证不影响使用特性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复膜制作过程中膜厚薄不易控制,起膜困难问题的、制作成功率高的金相复膜。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成份制成的金相复膜:
(1)在20-30℃室温条件下采用丙酮100mml、甲基紫150mmg和醋酸纤维5-6g;
(2)在0-20℃室温条件下采用丙酮100mml、甲基紫150mmg和醋酸纤维4-5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金相复膜制作工艺简单,复膜厚薄容易控制,起膜容易,本发明采用传统复膜制作材料、材料易购得,对金属无腐蚀性、价格便宜等。
标准《DL/T652-1998金属复型技术工艺导则》推荐配方为:丙酮:60ml,醋酸纤维:3g,甲基紫:100mg,磷酸三苯脂:1.5g。磷酸三苯脂为一种高聚物增塑剂,其加入目的为增加复膜的韧度,但同时在复膜制作过程中也起到降低表面张力,增强复膜和玻璃板的附着力的作用,增加了起膜难度。本发明复膜的成份主要是丙酮、醋酸纤维和甲基紫,在去除了标准配方中磷酸三苯脂基础上,本发明复膜配方针对传统复膜配方制作过程中起膜困难,膜的厚薄不易控制的难题,对原复膜配方进行了调整。本发明去除了磷酸三苯脂成分,根据室温条件来调整醋酸纤维的含量,可获得质量符合使用要求的复膜。本发明配方考虑了温度的影响,经实际操作,具有复膜厚薄容易控制,起膜容易的特点,通过调整醋酸纤维含量,可获得理想的复膜。
利用本发明配方制作的复膜已多次运用到现场金相检验工作中,复制的金相组织真实可靠,与现场检验及观察结果一致,为现场金相组织的实验室拍摄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制作过程与传统的现有技术中的复膜制作过程相同,只是不再加入磷酸三苯脂,同时对醋酸纤维含量进行了调整。本发明制作过程如下:将150mg甲基紫研成粉末,倒入装有100ml丙酮的瓶中,待甲基紫充分溶化后,加入醋酸纤维,若室温在20-30℃条件下,加入醋酸纤维5-6g;若室温在0-20℃条件下,加入醋酸纤维4-5g,搅拌,待其充分溶解,倒入干净无划痕玻璃板上,晃动玻璃板使其均匀散开,然后将其罩住,24小时后即可起膜。
实施例一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成份制成的金相复膜:
(1)在20℃室温条件下采用丙酮100mml、甲基紫150mmg和醋酸纤维5g;
(2)在0℃室温条件下采用丙酮100mml、甲基紫150mmg和醋酸纤维4g。
实施例二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成份制成的金相复膜:
(1)在30℃室温条件下采用丙酮100mml、甲基紫150mmg和醋酸纤维6g;
(2)在10℃室温条件下采用丙酮100mml、甲基紫150mmg和醋酸纤维5g。
实施例三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成份制成的金相复膜:
(1)在25℃室温条件下采用丙酮100mml、甲基紫150mmg和醋酸纤维5.5g;
(2)在20℃室温条件下采用丙酮100mml、甲基紫150mmg和醋酸纤维4.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电力研究院,未经河北省电力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位置电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汽车侧滑检测仪及侧滑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