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豇豆叶制备茶叶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74660.3 申请日: 2009-06-02
公开(公告)号: CN101584374A 公开(公告)日: 2009-11-25
发明(设计)人: 王彩萍;杨新元;王宏伟;李冬林;左联忠;侯小峰;郭鹏燕;郭兆萍;赵吉平 申请(专利权)人: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A23L1/29
代理公司: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彩琴;任林芳
地址: 03220*** 国省代码: 山西;1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豇豆 制备 茶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茶叶制备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豇豆叶制备茶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指出,2005年前全球茶叶产量每年将以2.9%的速度 增长。世界饮料专家断言,在饮料领域里21世纪将是茶的世纪。全球共有58 个国家种茶,150多个国家饮茶,每天消费30亿美元,年销售值达到210亿美 元。我国茶在南方,浙江、福建、云南、四川、湖北、安徽等15个主产省的茶 园面积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98%,产量占全国的99%。南方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 优势,适宜地生态环境,南方茶叶为世人所接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进 入小康,对茶叶的消费需求正逐渐向产品优质化、品种多样化方向发展,为满 足人们心理和生理的需要茶品向营养型、保健型、风味型发展。

北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虽不适宜茶树生长,但北方是杂粮作物天然产区, 优质的杂粮作物符合人们追求健康的价值取向,杂粮作物大多是在偏远欠发达 山区种植,远离工业发达的城市,受环境干扰少,农药的使用少,这种环境条 件下生产出的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的标准。杂粮作物茎叶富含营养,利用价值 高。拓宽杂粮作物的增值渠道,增加杂粮作物的附加值,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 术,粮食作物及副产品的深加工可以提高杂粮作物的附加值农民增收。

豇豆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食用时一般只食用籽粒,而大部分茎 叶全部被扔掉,尤其是大面积种植时,豇豆叶几乎全被浪费,田间地头堆放的 茎叶腐烂变质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豇豆叶制备茶叶的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利用豇豆叶制备茶叶的方法,其利用豇豆的新鲜叶片为原料炒制茶叶。步 骤如下:采摘豇豆熟期的新鲜叶片,清洗干净,晾晒,微波杀青50s,180~200 ℃炒制5~7分钟,鞣制成型,然后120~140℃烘焙6~10分钟至成品。利用豇豆 叶制备茶叶的方法所制得的产品。

豇豆叶是豇豆的副产品,豇豆枝叶繁茂,富含叶绿素营养丰富,茎叶在成 荚期收获时含粗蛋白21.38%,脂肪5.01%,纤维29.05%,碳水化合物32.59%, 灰分11.97%,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有机酸等高级营养保健成份,通常豇豆干种 子、嫩荚、嫩种子和柔嫩叶片均可供食用,嫩叶作汤,清香解暑。豇豆叶叶面 覆薄层革质,表面光滑,叶色深绿,耐揉制,是比较适宜制作茶叶的植物材料。 豇豆的豆、叶、根、果皮均可入药,其性味甘、咸、平、无毒,有健脾利湿, 清热解毒,止血消渴等功效是一种具有药用和保健作用的食物,在《救荒本草》 中记载豇豆根、叶、荚、壳亦供药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以前人们只重视豇豆籽粒食用及产品加工,茎叶多作为废弃物,造成资 源浪费;将豇豆叶进行再加工制为茶叶即可提高豇豆收获指数,又大大提高了 种植者的收益。

2、本发明所述的豇豆叶茶制备方法简单,制成的茶水清澈,有豇豆叶清香 怡人气味,茶汤黄绿、回味绵长、耐冲泡,是集营养保健、休闲娱乐于一体的 一种新茶品。

具体实施方法

实施例1:采豇豆收获后期无病害,无虫眼,不干枯的叶片,清洗干净,晾 晒,利用微波杀青50s,然后180℃炒制7分钟,趁热鞣制成型。然后,140℃烘 焙6分钟至干脆为止。

实施例2:采豇豆收获后期无病害,无虫眼,不干枯的叶片,清洗干净,晾 晒,利用微波杀青50s,然后200℃炒制5分钟,趁热鞣制成型。然后,120℃烘 焙9分钟至干脆为止。

实施例3:采豇豆收获后期无病害,无虫眼,不干枯的叶片,清洗干净,晾 晒,利用微波杀青50s,然后190℃炒制6分钟,趁热鞣制成型。然后,130℃烘 焙10分钟至干脆为止。

实施例3:采豇豆收获后期无病害,无虫眼,不干枯的叶片,清洗干净,晾 晒,利用微波杀青50s,然后200℃炒制6分钟,趁热鞣制成型。然后,120℃烘 焙8分钟至干脆为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6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