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播种机复合圆盘开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4865.1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韩广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5/06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彩琴;任林芳 |
地址: | 030038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播种机 复合 圆盘 开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播种机开沟器,具体涉及一种播种机复合圆盘开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播种机圆盘开沟器构造是由铲柄、大小圆盘、排种管、排肥管、散种板组成。其排种管出口、拍肥管出口都在左右圆盘之间,也即种、肥沟都在左右圆盘中间,播种时,种子容易进溅落入肥沟,造成烧种现象发生。
另外,现有的播种机圆盘开沟器用于保护性耕作时存在施肥困难,开沟器增多影响通过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播种机开沟器在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通过性和不能确切种肥分离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播种机圆盘复合开沟器。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播种机复合圆盘开沟器,包括左圆盘、右圆盘、铲柄、排肥管以及出口设置于左右圆盘之间的排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肥管设置于左圆盘或者右圆盘的外侧,排肥管上焊接护板的一端,护板的另一端紧贴所在侧的圆盘,排肥管出口和排种管出口之间设置隔离板。
排肥管通过螺栓紧固在铲柄上。排肥管出口低于圆盘的底部3~5cm,而且排肥管出口设于排种管出口的前方。
一端焊接在排肥管,另一端紧贴圆盘的护板与圆盘前进方向存在一定的角度,在前进的过程中,确保不挂草。排肥管出口和排种管出口之间设置的隔离板,将落入种、肥沟内的种子和肥料分开,且排肥管的出口处于排种管出口的前方并相对低,这样土壤先覆盖化肥,后覆盖种子,即使窄行作物深施肥也不会烧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仅能够将形成壅堵的秸秆分开,还可以将种子、化肥的距离保证分离在3cm以上。可应用于一般农作物播种技术也可应用于农作物保护性耕作播种技术,有效解决了在保护性耕作中播种窄行作物的深施肥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播种时的种肥关系图。
图中:1-圆盘,2-螺栓,3-排肥管,4-护板,5-隔离板,6-铲柄,7-排肥管出口,8-排种管出口,9-种子,10-肥料
图2中箭头方向为土壤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左右圆盘之一的一侧,设置排肥管3,由螺栓2紧固在铲柄6上,在排肥管3上焊接有护板4,护板4的另一端与圆盘紧贴,与圆盘前进方向形成一定的角度,以确保不挂草,可以在地表秸秆覆盖的情况下解决播种机壅堵问题的同时。排肥管出口7低于圆盘底部4cm,在排肥管出口7与排种管出口8之间有长方形的隔离板5,排肥管出口7垂直向下,在圆盘的侧方、排种管出口8的前方。当肥料、种子分别落入肥沟、种沟后,在隔离板的保护下种子不会落入肥沟,同时,隔离板在种子、化肥保证分离且覆盖后,随播种机前行抽出,达到保证种子、化肥分离的目的。
如图2所示,播种机在前行中,当肥料落入肥沟后,隔离板5阻止种子一侧的土壤落入,利用这一时间差,使肥料一侧的土壤先行覆盖,随后,将种子覆盖的同时抽出隔离板,使种子、化肥确保分离状态,解决了深施肥问题。尤其是在播种小麦等窄行作物时的深施肥问题。
如图3所示,化肥10落入肥沟、种子9落入种沟后所形成的相对位置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话网络楼宇对讲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网络拥塞管理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