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旱地蔬菜立体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5398.4 | 申请日: | 200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2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贾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双龙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祥 |
地址: | 047500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旱地 蔬菜 立体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旱地蔬菜的立体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蔬菜的种类、品种无数,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各有不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提高土地资源和阳光资源利用率,因地制宜地探索适宜不同生态环境的蔬菜栽培管理技术,是农业科技工作和使命。我国的山区丘陵众多,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丘陵山区,常年干旱少雨,对需水量较多的蔬菜来说,现状是品种少,数量少,产量低,效益低。因此,研究开发旱地生态条件下蔬菜种植管理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旱地蔬菜立体种植方法,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资源,使蔬菜增产,菜农增收。
本发明的旱地蔬菜立体种植方法是指在同一生长季节,在同一块地上先直播白萝卜,随后进行西红柿育苗,收获白萝卜后定植西红柿,然后在西红柿秧之间点播大白菜,当西红柿收获后,正赶上大白菜的快速生长期,实现了在旱地种植蔬菜一年“三种三收”的效果。
本发明旱地蔬菜立体种植的具体方法如下:
(1)选用适宜的品种 选择适应当地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具体说,白萝卜选用具有抗寒、抗旱、适宜春季播种的品种,如韩国白玉春。西红柿种子选用具有耐旱、抗病、大果型、高产特点的品种,如上海合作908、上海合作918等。大白菜则选用丰产、中晚熟品种,如太原二青、丰抗78、丰抗80。
(2)采用适当的播种方式 针对不同的蔬菜采用相应的播种方式。具体说,白萝卜和大白菜采用直播方法,西红柿则采用先在苗圃育苗后到大田定植的方式。
(3)严把播种和收获时间 在清明前后2~3天直播白萝卜籽,5月底前要全部收获白萝卜。4月中下旬开始西红柿播种育苗,收获白萝卜后立即大田定植。立秋前7~10天在每两株西红柿秧之间点播大白菜籽,完全成熟时收获。
(4)精心栽培管理
A直播白萝卜籽时,要穴播撒施,每穴5~7粒种;
B白萝卜采收时,按生长情况分期采收,分级带叶上市;
C西红柿大田定植时,采用打孔定植的方法;西红柿定植后9~11天进行中耕松土,及时除去杂草;当秧苗长到20cm以上时及时插架绑蔓,绑绳位于穗果下方,做到弱松旺紧,采用轮换头法进行整枝,即每结两穗果,就用侧枝较壮的更换做头,将原头打掉,使西红柿蔓在架上呈螺旋式上升;当第一穗果长至核桃大小时,适时追肥;早霜来临前30天打顶封头,只留果、不留花,留果时,果穗上面要保留4片营养叶;及时打掉残枝和老叶,促进通风透光,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为白菜的生长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
D大白菜播种时,种子要进行消毒处理,在每两株西红柿秧之间点播5~7粒种子,播后及时灌水;当大白菜长至2叶1心时,及时间苗,每穴留3~4株,长至4叶1心时进行第二次间苗,每穴留两株,第8~10片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间苗时除去弱、病、杂苗和畸形苗,同时拔去杂草,并将西红柿下部的老叶、病叶及时摘除掉,以利通风透光。
E收获西红柿后要及时拆除西红柿架,给大白菜留下空间,以便管理;在大白菜莲座中期喷药预防大白菜软腐病,同时适当喷施肥料。
本发明针对我国北方丘陵山区降雨量少、无霜期短、灌溉条件差的基本情况,充分利用这些地区夏季光照资源丰富和秋季降水量较多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研究出了一套可使蔬菜增产,菜农增收的栽培技术,农民在一块土地上一年同时种植和收获了白萝卜、西红柿和大白菜,充分利用了土地和光照资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高产、高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2007年,在山西省潞城市黄碾村种植3亩旱地菜地。
清明前一天,将韩国白玉春白萝卜籽经温汤浸种处理后,按照行距40cm、株距25cm穴播,每穴5~7粒种,出苗后及时间苗。春分前两天,把选好的上海合作918西红柿种子在苗圃育苗。5月上旬开始分级采收白萝卜,逐批上市,5月30日把白萝卜全部收获净地,平均每亩收获白萝卜2200多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双龙,未经贾双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5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