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和重油共处理同时生产液体燃料和沥青类铺路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5453.X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宇;杨建丽;陈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G1/06 | 分类号: | C10G1/06;C10G7/00;C10C1/16;C10C3/00;C10C3/14;C08L95/00;C10L3/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毅 |
地址: | 03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油 处理 同时 生产 液体燃料 沥青 铺路 材料 方法 | ||
1.一种煤和重油共处理同时生产液体燃料和沥青类铺路材料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煤粉、催化剂与重油混合制浆;
其煤与重油的重量比是以干煤基计量,煤∶重油=2-10∶10,催化剂与煤 的重量比是以干煤基计量,催化剂∶煤=0.01-50∶100;
(2)油煤浆预热后,进入反应器进行反应;
其预热温度比反应温度低60-150℃;其反应温度为300-450℃,反应压力为 5-20MPa,反应时间为0.5-2小时;
(3)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分离出气态物质,轻质油和水,重质混合物,分 离出的气态物质通过变压吸附提氢,提纯的氢气返回到反应器中循环使用, 其余气体经净化后用作燃料;分离出的轻质油和水进行油水分离,得到轻质 油和水;其中:分离单元的进口温度为250-450℃、压力为5-20MPa;变压 吸附提氢操作条件为压力0.3-4MPa、温度30-50℃;
(4)重质混合物进入蒸馏塔,经蒸馏分离得到粗油和塔底产物;
其蒸馏塔为常压蒸馏塔或减压蒸馏塔,常压蒸馏塔操作温度为300-360 ℃、压力为0.1-0.2MPa,减压蒸馏塔操作温度为320-400℃、压力为 0.001-0.02MPa;
(5)将粗油和轻质油混合,经提质加工得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体燃 料;
(6)塔底产物经处理,得沥青类铺路材料;
所述的催化剂为赤泥、天然黄铁矿、冶金飞灰、高铁煤矸石、FeSO4、Mo 基加氢催化剂、Ni-Mo基加氢催化剂或超细高分散铁系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和重油共处理同时生产液体燃料和沥青类铺 路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粉为烟煤或褐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和重油共处理同时生产液体燃料和沥青类铺 路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油为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油浆 或煤液化重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和重油共处理同时生产液体燃料和沥青类铺 路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o基加氢催化剂为钼灰MoO3或硫化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和重油共处理同时生产液体燃料和沥青类铺 路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i-Mo基加氢催化剂为Ni-Mo/Al2O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和重油共处理同时生产液体燃料和沥青类铺 路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细高分散铁系催化剂是由如下制备方法 制备的:
方法一:
(1)将一定量的FeSO4饱和溶液加入到煤粉中,搅拌均匀;
(2)将一定量的硫化钠饱和溶液或尿素饱和溶液加入到上述煤粉中, 搅拌均匀,制得煤样;
(3)将煤样在80-120℃温度下真空干燥5个小时,制得担载在煤样 上的超细高分散铁系催化剂;
方法二:
将含硫离子的饱和溶液和含铁离子的饱和溶液中的一种加入煤粉中搅 拌均匀,制成A,再将另一种溶液加入A中搅拌均匀,干燥后即可制得担载 在煤样上的超细高分散铁系催化剂;
方法三:
(1)在高速搅拌的氨水中,一次性倾入铁盐溶液,制备Fe(OH)3或Fe(OH)2与FeOOH沉淀,反应终点pH值控制为8-13;
(2)通过高速离心机离心上述反应产物,得到铁基水凝胶;
(3)在高速分散机中把铁基水凝胶和适量煤粉及液化溶剂一起混合分散, 得到担载在煤样上的超细高分散铁系催化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和重油共处理同时生产液体燃料和沥青类铺 路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器采用德国IGOR、日本NEDOL工艺中 的管式反应器、美国CTSL和HRI工艺中的强制循环沸腾床反应器或中国神 华工艺中的强制循环悬浮床反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54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