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吸收法深度脱苯制备正己烷溶剂油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5825.9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冯树波;牛英润;郑二丽;付维享;王春芳;刘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G57/00 | 分类号: | C10G57/00;C07C9/15;C07C7/11;C07C15/04;C07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8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吸收 深度 制备 己烷 溶剂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吸收法深度脱苯制备正己烷溶剂油的方法。该技术适用于降低高纯正己烷和国标A类植物油抽提溶剂等正己烷溶剂油系列产品中的苯含量,提高溶剂产品对人体的安全性并减小危害。
背景技术
溶剂油属五大类石油产品之一。6#溶剂油主要成分为正己烷,是一类用途极其广泛的溶剂油产品,可用于涂料、食用油、印刷、皮革、农药、橡胶、化妆品和医药等多个行业。
在油料加工中,油脂的榨取过程,要使用浸出油剂浸泡大豆和花生等含油植物。浸出法制油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制油方法。浸出油剂对榨取食用油必不可少。目前,在工业发达的国家,采用浸出工艺生产的油脂,占油脂生产总量的90%以上。我国的浸出法制油工艺,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推广应用,尤其是“七五”期间,国家将浸出法制油技术列入了重点推广项目后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今,全国采用浸出法制油的工厂达2000多家,浸出制油工艺占整个制油生产能力的80%以上。我国目前年产2000多万吨食用油,每年消耗近8万吨浸出油剂。食用油脂加工行业浸出油剂标准是1996年制定的,这个标准规定,6#溶剂油作为主要浸出用溶剂。随着我国油脂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食用油卫生的更高要求,原来采用的6#溶剂油因其产品馏程范围较宽(60℃--90℃),芳烃和硫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相对偏高等原因,已不能满足油脂工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食用油脂工业用抽提溶剂新的标准设为A和B两类。B类即为原6#抽提溶剂油标准,指标基本参照现有国家标准。新增加的A类指标对馏程的干点温度、溴指数、不挥发物、硫含量等指标进行了调整;取消了芳烃(质量分率)指标,新增了苯含量(质量分率)指标。与B类相比,A类有以下几方面的重大变化:馏程由原来的60℃-90℃,缩短为61℃-75℃;芳烃含量由原来的不大于1.0%,降低到检测不出;含硫量由原来的不大于0.012%,降低到不大于0.001%;苯含量要求在100ppm以下。从而使整个标准体系更加满足“放心”食品的生产要求。
新标准提高了食用油脂工业用抽提溶剂油的进入‘门槛’,从源头上堵住不合格溶剂油的流入。根据用户反映情况,当今人类社会对生存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高质量植物油抽提溶剂更为迫切,市场需求程度非常高。
6#溶剂油一般是以直馏汽油或铂重整抽余油60℃-140℃含正己烷12%-15%的馏分为原料采用连续精馏法分离出正己烷含量较高的溶剂油产品。直馏汽油或铂重整抽余油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硫化物、苯等芳烃化合物、烯烃化合物和其他杂质,需要预先进行加氢精制以除去这些杂质。采用加氢工艺精制可大大降低有机硫化物、芳烃化合物、烯烃化合物和其他杂质的含量,但苯含量难以达到反应助剂用高纯正己烷和国标A类植物油抽提溶剂的要求。在1996年制定的食用油抽提溶剂国家标准至今一直没有改变,原因就是考虑到生产企业的利润。
苯加氢条件要求较高,最难以去除,经过加氢工序的6#溶剂油中含有的芳烃主要是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单纯采用加氢难以保证加工成本与6#溶剂油中苯含量指标的平衡。因此,相关科研单位开展了降低6#溶剂油中苯含量的研究,即深度脱苯,以减少其中对人体或反应有害的苯残留量。目前正己烷溶剂油深度脱苯技术主要有加氢法、吸附法、磺化法和萃取法四种。其中,比较实用的方法是加氢法和萃取法。
a)加氢法
溶剂油加氢脱苯等芳烃技术以其脱芳烃效果好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以催化重整抽余油为原料生产溶剂油,因氢源方便,多采用加氢法精制。一些有氢源的炼油厂以直馏汽油为原料,采用加氢法精制生产低苯溶剂油。加氢工艺的核心技术是加氢催化剂。目前,所使用的芳烃加氢催化剂主要是以第VIII族金属Pd、Pt和Ni为活性组分,金属Pt活性最大,Ni次之,Pd较小。由中国石化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工程研究院开发的加氢法生产低芳烃溶剂油工艺技术,以130~300℃馏分油为原料,采用该加氢技术和以Al2O3为载体、W-Ni为主要活性组分的催化剂,在适宜的反应温度和空速下,采用不同等级的氢分压可制取芳烃质量分率小于1.0%、0.30%或0.02%、硫、氮质量分率均小于1μg/g(1ppm)、无色透明和环保型的高级溶剂油,这种低芳烃含量的高级溶剂油可作为精细化工和金属加工等领域的优质溶剂。
大庆石油学院的成果研究成功一种从6#抽提溶剂油加氢脱除芳烃的方法。筛选出了WLZ型加氢催化剂,利用该催化剂可以在反应压力0.3~0.5MPa,反应温度130℃条件下,将6#抽提溶剂油中芳烃从0.42%~16.7%(wt)降到0.1%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58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