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层布水多介质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6027.8 | 申请日: | 2009-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籍国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正凤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层 布水多 介质 生态 湿地 污水处理 系统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深层布水多介质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的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通过植物和介质的生物、化学和物理作用,使污水中的有 机物得以降解,无机盐得以固定,氮、磷等营养物得以资源化利用,具有深度除磷脱氮, 运行管理方便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在广大农村地区具有应用潜力的污水生态处 理技术。然而,传统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因其存在水力负荷低、易堵塞和难以终 年运行等技术问题,限制了在我国广大乡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经 济高效、低成本运行、不易堵塞的生态湿地新技术,在我国广大乡村具有广阔的需求和 社会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深层布水多介质 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深层布水多质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装置,在地面开 挖的一长方形池体中,由布水管、集水管、湿地植物、透气基质层、布水层、多介质生 态滤层、集水层和防渗层组成;布水层位于生态滤层上方,布水管位于布水层中,采用 主管两边分支线管均匀布水,每个支线管四周打孔并包裹薄层多孔聚氨酯材料;透气层 填充原生介质,其上种植湿地植物;多介质生态滤层置于布水层和集水层之间,集水管 位于集水层中,每个支线管四周打孔并包裹薄层多孔聚氨酯材料;防渗层位于集水层下 方,防渗层铺设粘土或土工布。
所述系统装置长比宽比高为10-20∶3-5∶1-2,水力负荷为100-500L/m2d;所述生 态湿地设计为下向垂直流态;所述布水管距离地表30-60cm;所述集水管距离地表 100-170cm;所述多介质生态滤层由5-10层多介质模块和5-10层水流通道模块构成,厚 60-100cm。
所述集水层填充粒径2-10cm的砾石;所述多介质生态滤层填充多介质滤料和透水 材料,采用砖墙式堆砌模式填充,透水材料由粒径为1-2mm砾石、改性沸石和粒径为 2-3mm的灰渣组成,体积配比为砾石∶改性沸石∶灰渣为70-90∶3-10∶3-10;多介质 滤料由粉煤灰∶锯末∶废弃铁粉∶高岭土重量配比为60-90∶10-15∶1-5∶10-15混合造 粒,经800-1500℃高温烧结而成。
深层布水多介质生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方法:污水经布水管进入布水层,布水层 将污水均匀分配至多介质生态滤层,进入多介质生态滤层的污水,部分渗入多介质滤料 而得到深度净化,部分无法渗入多介质滤料的污水和穿透多介质生态滤料的水流,则通 过透水滤料向下一层多介质滤料或透水滤料再分配,直至最后一级多介质滤料或透水滤 料,经过多介质生态滤层净化后,流至集水层,并经过集水管收集外排。
本发明是一种深层布水生活排水多介质生态湿地处理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湿地植物 和多种介质相互协调的生物、化学和物理作用,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以降解,无机盐得 以固定,氮、磷等营养物得以资源化利用。多介质生态湿地技术将植物吸收、微生物氧 化、介质吸附、固定和生物提取有机结合,采用在亚表层布水的方式投配污水,将污水 投配到具有一定构造和良好扩散性能的介质层中,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在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中进行分离、降解、吸附和固定,净化水质,使污水中的能量通过生态系统的能量 流动逐级充分利用,以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平衡。不仅对COD、氨氮、总氮和总磷有 极高的去除效率,还能够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即可在无动力或微动力情况下运行, 又不增加建设成本,非常适用于乡村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6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