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壳结构的荧光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6998.2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1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马明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81 | 分类号: | C09K11/81;C09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叶凡;王美兰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荧光 纳米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磷酸铈的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高 性能器件如传感器、催化剂、耐热材料的含磷酸铈的纳米结构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化学和物理性能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尤其是一维纳米 材料(如纳米棒、纳米管、纳米线和纳米带等)因具有特殊的尺寸效应(如大的长 径比等)而显示出优越的电学、光学、磁学及力学等性能。特别是一维纳米稀土化 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跃迁模式而呈现出独特的光学性能,已在光电子纳米 器件以及生物荧光标记等方面得到应用。由于稀土正磷酸盐在真空紫外光的激发下 具有很高的发光效率,且其合成温度较低,色坐标值高,因此,对稀土磷酸盐荧光 材料的研究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磷酸铈在高性能光电器件,传感器,催化剂、耐热材料和其它功能材料方面有 着广泛的应用(H.Maas,A.Currao,G.Calzaferri,Encapsulated lanthanides as luminescent materials,Angew.Chem.,Int.Ed.2002,41,2495-2497.C.Feldmann,T. Jüstel,C.R.Ronda,P.J.Schmidt,In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100 Years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Adv.Funct.Mater.2003,13,511.)。磷酸铈可以发射高效率 绿色荧光,常用做荧光灯材料。磷酸铈有单斜和六方结构两种物相。
铈盐和磷酸盐生成磷酸铈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成核生长迅速。一般所得磷酸 铈的荧光性能比较差,往往通过添加其它稀土金属元素例如镧来提高它的荧光性能。 为了提高磷酸铈的荧光效率,一般采用在磷酸铈表面包覆磷酸镧形成核壳结构,以 减少磷酸铈晶体缺陷,从而提高其荧光效率。到目前为止,现有技术都是利用六方 结构的磷酸铈添加镧来提高它的荧光性能,所得产物的荧光效率较低。
为了提高磷酸铈的荧光效率,通常采用在磷酸铈表面包覆磷酸镧形成核壳结构 来减少晶体缺陷,从而提高它的荧光效率。现有的研究公开了零维纳米结构和一维 纳米结构的磷酸铈磷酸镧核壳结构,形成的核壳结构虽然可以大幅度提高磷酸铈 的荧光效率。但是,这样的磷酸铈磷酸镧核壳结构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例如,Wenbo Bu等人研究制备的磷酸铈/磷酸镧一维纳米棒主要是首先制备六方 结构的磷酸铈,其中制备六方结构的磷酸铈的过程中利用HCl调节溶液的pH值,使 pH值小于1,再加入聚丙二醇与环氧乙烷的加聚物,制备磷酸铈/磷酸镧纳米棒的过 程中需要使用甲醇等有机溶剂,制备的工艺繁杂,而且需要加入大量的盐酸和有机 溶液并且使用量大,对环境造成污染(参见Wenbo Bu el,Epitaxial Synthesis of Uniform Cerium Phosphate One-Dimensional Nanocable Heterostructures with Improved Luminescence.J.Phys.Chem.B.2005,109,14461-14464.)。
又如,K.等人制备的CePO4:Tb/LaPO4纳米棒以CeCl3·7H2O、 TbCl3·6H2O和磷酸盐为原料,在甲醇、磷酸三丁酯、二苯醚、二己基醚等有机溶剂 中先合成制备成CePO4:Tb纳米核,然后加入含有磷酸三丁酯的LaCl3·7H2O的甲 醇溶液后,加热合成制备达到CePO4:Tb/LaPO4纳米棒。该制备方法工艺步骤繁杂, 工艺条件控制困难,而且制备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有机溶剂,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参 见K.el.Green-emitting CePO4:Tb/LaPO4 core-shell nanoparticles with 70%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Angew.Chem.Int.Ed.2003,42,5513-55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6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