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缝缺陷计算机成像与缺陷识别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7225.6 | 申请日: | 2009-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2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丁克勤;陈光;寿比南;林树青;张旭;邬代军;梁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2B2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缝 缺陷 计算机 成像 识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扫描及焊缝图像处理与缺陷识别技术领域,特别关于一 种焊缝缺陷计算机成像与缺陷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用X射线成像板(imaging plate,IP)取代X光胶片来进行X光摄像 主要应用在医疗上,其使用方法与传统X光胶片一样,当X光穿透人体时,由 于物体光电吸收、康普顿散射等因素将会减弱X光能量,X射线照射后人体受 照射部分的信息以潜影方式储存在IP上,但其线性范围大大超过普通X射线胶 片,可达1∶10000。
IP所存影像信息在光照下会以紫外光辐射形式消失后重新使用,其辐射强 度与光照条件有关。用恒定光强、一定波长的红色激光激发IP后被光电变换元 件变换成电信号并进行A/D变换后,以图像的形式保留在计算机内。由于不用 通过传统的显影、定影等暗室操作,从计算机的显示器上就可以直接看到被 摄的医学影像。这大大方便了医疗处理。
但是,基于上述原理的CR系统,价格都比较高,结构比较复杂,并且主 要应用于医疗系统中。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焊缝缺陷计算机成像 与缺陷识别系统。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焊缝缺陷计算机成像与缺 陷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进片装置,包含内鼓式结构,用于附着弯曲的 成像板,所述进片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成像板沿所述内鼓式结构的轴线方向移 动;激光扫描装置,用于采用激光对所述成像板进行圆周扫描,随着所述成 像板的移动实现对所述成像板的逐行扫描;图像数据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 述成像板激发的荧光信息,将所述荧光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图像处理与缺 陷识别装置,用于对所述数字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焊缝图像信息,并对生成的 焊缝图像进行缺陷识别;控制处理装置,用于对所述进片装置、所述激光扫 描装置以及所述图像数据采集装置的操作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射线成像系统能够对焊缝缺陷进行识别,可以大 大降低检测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因此能够广泛应用于工业无损检测和 无损评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逻辑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细化逻辑框图;
图2a为控制处理装置105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系统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进片装置101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逻辑框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进片装 置101,包含内鼓式结构,用于附着弯曲的成像板,所述进片装置用于带动所 述成像板沿所述内鼓式结构的轴线方向移动;激光扫描装置102,用于采用激 光对所述成像板进行圆周扫描,随着所述成像板的移动实现对所述成像板的 逐行扫描;图像数据采集装置103,用于采集所述成像板激发的荧光信息,将 所述荧光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图像处理与缺陷识别装置104,用于对所述数 字信息进行处理生成焊缝图像信息,并对生成的焊缝图像进行缺陷识别;控 制处理装置105,用于对所述进片装置101、所述激光扫描装置102以及所述图 像数据采集装置103的操作进行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处理与缺陷识别装置104,用于对输入的信号进行图 像处理,生成图像,能实现图像放大/缩小、亮度/对比度调整、正/负片显示、 图像降噪、图像锐化、灰度显示、直方图统计等功能。并对扫描的焊缝图像 具有缺陷识别功能,能够将焊缝中存在的气孔和夹渣等块状缺陷以及未焊透 和裂纹等条状缺陷进行检测并将缺陷标记出来,可大大降低检测成本,缩短 产品的开发周期。该缺陷识别技术可以采用模糊推理算法,由于该算法已经 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此处不再详细叙述它的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流道防冻和解堵方法
- 下一篇:耐压板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