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有通风散热功能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结构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77257.6 申请日: 2009-01-21
公开(公告)号: CN101520676A 公开(公告)日: 2009-09-02
发明(设计)人: 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 王刚
主分类号: G06F1/16 分类号: G06F1/16;G06F1/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2618北京市大兴***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自有 通风 散热 功能 笔记本电脑 外壳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自有的物理通风散热方式的笔记本电脑外壳结构,由支撑架支撑起笔记本电脑,工作时,打开支撑架,笔记本电脑机身的底部与桌面即可形成一个呈斜面的空间,便于笔记本电脑排出的热风的流动,为笔记本电脑机身的底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通风散热的环境,从而保证笔记本电脑使用功能的良好发挥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本发明属于笔记本电脑外壳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的品牌、规格、性能、色彩虽有千变万化,但是,其散热栅窗一般大都位于笔记本电脑机身的底部。笔记本电脑自身的这种结构及其在工作时需摆放在桌面的状态决定了其以物理方式的通风散热状况的不良,自笔记本电脑问世以来直至目前,这一先天性的缺陷一直未能解决。(笔记本电脑内部的降温方法,例如使用降温软件、调低CPU速度、关闭不使用的应用程序及某些外设等等,不在本发明讨论的范畴)

目前的笔记本电脑在工作时,一般是处于以下两种情况:

1、笔记本电脑机身的底部直接与桌面接触;

2、某些笔记本电脑机身的底部有若干个(一般是四个)高约2mm的支撑脚,可以使笔记本电脑的底部距离桌面一定的距离。

上述两种情况的缺陷分别在于:

“1”:笔记本电脑机身的底部与桌面密切接触,失去了通风散热的可能;

“2”:原设计为支撑脚,目的是抓紧桌面,保持机身的稳定。局限于笔记本电脑的“便携”特点其高度仅有约2mm,所以通风散热的功能微乎其微;

因此,这两种情况均不能达到通风散热的目的,尤其是在夏天,这将会直接导致会影响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功能和寿命。目前,不管是国内的生产厂商还是国外的生产厂商,其产品的外壳的结构形式以及由这种外壳的结构形式所导致的缺陷均处在上述1、2所述的范围内。

目前,有用于笔记本电脑散热的器材问世,作为独立的商品,其一般有三类:

1、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这是一个框架结构的长方体,一般用金属制成,形状、体积和一台笔记本电脑相仿,重量约为160—350g(依不同品牌而异)。功能是托起笔记本电脑,使笔记本电脑的底部有一定的空间,便于散热。

2、笔记本电脑吸热袋垫这是一个装有液体(一般是水)的袋子,垫在笔记本电脑的下边吸取热量,比笔记本电脑略大,重量大约在1000g左右。

3、笔记本电脑散热风扇这是一个框架—托板结构的长方体,重量约为250g—400g,见到最重的可达660g(依不同品牌而异),一般高度在25mm左右,其托板面积与笔记本电脑相当,托板上一般有三个微型风扇,有导线引出,将导线插头插在笔记本电脑的USB接口上或外接电源上即可使用,通风散热的效果较好。

上述情况表明,笔记本电脑散热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一特点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是个缺点,因为:

它们的体积近于一个笔记本电脑,重量在几百克,有的可达1000g左右。这使得笔记本电脑小巧、轻便的“便携”功能大打折扣,尤其对需要移动使用的用户更为不便。而且,作为一种商品,笔记本电脑散热器材需再行购买。另外,其不同品种的不足之处各自还有:

1、对于笔记本电脑散热风扇:

1)必须考虑其风向是否与笔记本电脑内自身的散热风扇的风向相一致,否则,扰乱原笔记本电脑降温风向,使热风再吹过本需要降温或已降温的器件,都将会导致不良后果;

2)如果风量与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需求不匹配(生产厂家为了显示降温功能,一般会加大风量),会导致灰尘很快地聚集在笔记本电脑内;

3)有噪音。

2、对于吸热袋垫:

1)笔记本电脑置于吸热袋上不甚稳定,影响操作。

2)使用数小时后,液体温度升高即失去效用,需要备用的以更换使用;

3)只适用于散热口在侧面的笔记本电脑。

有鉴于以上分析,发明一种自有的物理通风散热方式的笔记本电脑是有必要的。

在对笔记本电脑外壳结构的技术设计的相关专利的检索中,尚未检索到有不同于上述笔记本电脑外壳结构的产品。例如,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电脑检索服务系统中输入“笔记本电脑外壳结构通风散热机构”,检索结果:没有检索到相关专利。

发明内容

一般来说,笔记本电脑的最佳使用环境温度是摄氏20—30℃。为了使笔记本电脑有更强的适应性,该行业常规是以使用环境温度为0—35℃的范围来设计、生产笔记本电脑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刚,未经王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