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形挖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7368.7 | 申请日: | 200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4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柳江;刘明;姬濯宇;陈宝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11/20 | 分类号: | G06T11/2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形 挖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细加工领域中版图的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的图形挖空方法。
背景技术
半个多世纪以来,半导体和微细加工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特征尺寸已进入亚微米和纳米量级,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集成电路和微细加工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因此,新器件的形状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这对版图的设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手工绘制版图的方法,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版图设计,已经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快速、精确的设计和绘制版图,一直是这个领域的追求,出于节省时间,减少人力和财力负担的目的,一些智能的绘制版图的方法,已经在这一趋势下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在目前的版图设计软件中,输入的图形形状并不多,这对高要求的版图设计势必会带来一定的限制和影响,目前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其他的软件获取待设计图形的闭合边缘曲线,使其在版图设计软件中输出,然后用手工操作的方法对输出的闭合曲线进行布尔运算,以得到期待的结果。这势必会增加版图设计者的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因此,使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实现这个目标,将会获得很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智能的图形挖空方法,以减少绘图工作量,节省版图设计时间。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形挖空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图形中闭合曲线的条数,每条闭合曲线的点数以及每条闭合曲线的点坐标信息;
步骤102:对闭合曲线中的点坐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次序排序,并按照一定的数据格式保存排序后的数据信息;
步骤103:按照点坐标从左至右,再从上往下的先后顺序,在每条闭合曲线中选择一个代表点代表本闭合曲线;
步骤104:按照代表点的点坐标从左至右,再从上往下的先后顺序,对所有闭合曲线进行排序、标号;
步骤105:对排序标号好的闭合曲线进行判断和整合,直到所有闭合曲线不再存在包含关系。
上述方案中,步骤102中所述一定的数据格式,由数据头、图形的名称、闭合曲线的数据信息以及结束标志构成。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闭合曲线的数据信息,由闭合曲线的数目、标识号、闭合曲线中坐标点的数量以及闭合曲线中所有坐标点的坐标信息构成。
上述方案中,步骤103中所述按照点坐标从左至右,再从上往下的先后顺序在每条闭合曲线中选择代表点,是在每条闭合曲线的点中找到一个x坐标值最小的点作为代表点代表该条曲线,如果在同一条闭合曲线中存在多个具有相同最小x坐标值的点,则在这些具有相同最小x坐标值的点中,取y坐标值最大的点作为该闭合曲线的代表点。
上述方案中,步骤104中所述按照代表点的点坐标从左至右,再从上往下的先后顺序对所有曲线排序、标号,是按照代表点的x坐标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对应的曲线,如果存在代表点x坐标值相同的情况,则按照y坐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这些具有相同x坐标值的代表点所对应的曲线,排在最前头的曲线标号为1,最后的标号为N。
上述方案中,步骤105中所述对排序标号好的闭合曲线进行判断和整合,具体包括:
步骤1、从闭合曲线n开始,n=1、2……,判断闭合曲线n是否包含闭合曲线m,m=n+1、n+2……;
步骤2、如果包含,则把曲线n和曲线m整合成新的闭合曲线n,曲线m+1~N的标号依次变成m~N-1,闭合曲线的数目由N变成N-1条,并重新从步骤1开始;
步骤3、如果不包含,则m加1,并重复步骤1;
步骤4、如果m增加到最后一条曲线后,闭合曲线n和闭合曲线m仍不存在包含关系,则n增加1,并重复步骤1,直到遍历完所有的曲线。
上述方案中,步骤105中所述对排序标号好的闭合曲线进行整合,是先在曲线n和曲线m中找到两个点a和b,a点在曲线n上,b点在曲线m上,使两条曲线的距离最近,然后再整理闭合曲线m中的坐标点,使其闭合点为b点,最后在a点断开曲线n,并反向插入整理后的曲线m,并在插入曲线m后补上一个点a,使构成的新曲线为一个完整的闭合曲线,其中新曲线的点数为曲线n和曲线m的点数之和,再加上1。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73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抢险救援真火演练系统
- 下一篇:利用曲线拟合校正摄像机径向畸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