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同步产电脱盐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8036.0 | 申请日: | 2009-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1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黄霞;曹效鑫;梁鹏;肖康;周颖君;罗甘·布鲁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同步 脱盐 污水处理 工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资源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同步产电脱盐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全球水环境的恶化和严重的能源危机,迫切要求高效低耗的污水资源化技术,以缓解水资源的短缺和对能源的需求。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97%是咸水(包括海水和苦咸水),向大海和盐水湖索取淡水,缓解日趋严重的世界性水危机,不仅已在全球科技界形成共识,也已成为各临海国家的政府主张与开发新水源的对策。目前海水淡化已遍及全世界125个国家和地区,淡化水大约养活世界5%的人口,其中蒸馏法、电渗析、超滤-反渗透等是目前主要的淡化工艺,这些工艺处理效率很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高额的电耗。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简称MFC)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新技术,由阳极、分隔膜和阴极三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原理是以产电微生物的作用下,在阳极氧化去除污染物,将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在处理污水的同时产电。从2002年到现在,MFC输出功率提高了近万倍,初步显示出光明、诱人的应用前景。常规的MFC研究思路是利用外电路的电流,但是在内电路,存在相同大小的内电流;借鉴电渗析的原理,我们将内部的单一阳离子交换膜替换为阳离子和阴离子两套膜,形成中间腔室,在中间腔室加入盐水,则可以利用MFC的内电流在处理污水、产电的同时脱盐,实现三效合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为基础,目的在于利用MFC同时实现处理污水,产电以及脱盐过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步产电脱盐的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安装设备;
(b)污水进入阳极室A,在产电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产电微生物将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到阳极4,外电路电流方向为从阴极5流向阳极4;
(c)内电路电流方向为从阳极4流向阴极5,含盐水连续流入中间脱盐室B,由于阴膜2和阳膜3的选择性,阴离子和阳离子在电驱动力作用下,分别穿过阴膜2和阳膜3到达阳极室A和阴极室C,实现脱盐过程;
(d)外电路的电子到达阴极5与电子受体结合,发生还原反应,完成产电过程。
所述污水为可生化处理的有机废水。
所述产电微生物的种类包括geobacter和shewanella。
所述含盐水包括:海水或苦咸水,含盐量为5-35g/L。
所述电子受体包括化学催化还原的氧气、铁氰化钾以及微生物催化还原的氧气、硝酸盐、二氧化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步产电脱盐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阴膜2和阳膜3将微生物燃料电池1分为阳极室A、中间脱盐室B和阴极室C;在阳极室A内设置阳极4,在阴极室C内设置阴极5,并在阳极4上布置产电微生物膜6。
所述阴膜2和阳膜3为透过率不小于90%的无毒的工业用电渗析离子交换膜,厚度为0.2~0.5mm,爆破强度不小于0.3MPa。
所述阳极4上的产电微生物膜6的厚度为20~80μm。
所述阳极室A内阳极4及填充材料包括:石墨颗粒或碳毡,粒径范围为1-5mm。
所述阴极室C内阴极5及填充材料包括:石墨颗粒或碳毡,粒径范围为1-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的内电流在处理污水、产电的同时脱盐,实现三效合一;本发明所述工艺简单,易操作,能耗低且效率高;所述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工业生产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脱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微生物燃料电池;2-阴膜;3-阳膜;4-阳极;5-阴极;6-产电微生物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步产电脱盐的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脱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原理示意图。阴膜2和阳膜3将微生物燃料电池1分为阳极室A、中间脱盐室B和阴极室C,其中,阴膜2和阳膜3采用透过率为95%的无毒的工业用电渗析离子交换膜,厚度为0.3mm,爆破强度为0.5MPa;在阳极室A内设置阳极4,在阴极室C内设置阴极5,并在阳极4上布置厚度为40μm的产电微生物膜6,产电微生物使用geobacter,其中,阳极4、阴极5以及阳极室A和阴极室B内的填充材料均为碳毡,粒径范围为1-5mm,阳极室A和阴极室B内的填充材料可以增大产电微生物的附着面积和阴极面积,提高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8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