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多媒体广播发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8052.X | 申请日: | 2009-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0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白栋;葛啟宏;陶涛;王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12/18;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多媒体 广播 发送 系统 | ||
1.一种移动多媒体广播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RS编码与字节交织器,用于通过物理逻辑信道对上层数据流进行RS编码和字节交织;
LDPC编码器,用于对所述RS编码与字节交织器输出的数据进行LDPC编码,得到比特数据;
比特交织器,用于对所述LDPC编码器输出的比特数据进行比特交织;
星座映射器,用于对所述比特交织器输出的数据进行星座映射;
频域符号生成器,用于将离散导频、包含有系统信息的连续导频和经过星座映射的数据符号复接在一起组成OFDM频域符号;
扰码器,用于使用伪随机序列对所述OFDM频域符号进行扰码;
IFFT变换器,用于将所述扰码器输出的频域符号经过IFFT变换后产生OFDM时域符号;
时域组帧器,用于将所述OFDM时域符号组成时隙后,连接组成物理层信号帧;
发射器,用于将所述物理层信号帧从基带信号变换至射频后发射,其中所述发射器使用无线信道内任意5MHz带宽发射信号;
其中,所述LDPC编码后的输出块长为9216比特,码率分别为1/2和3/4,对应不同的码率,所述RS编码与字节交织器相应的交织模式分别为:
其中,MI为字节交织器的行数,字节交织器中的全部字节为MI×192字节;
所述比特交织器采用384×216的块交织器;从LDPC编码器输出的比特数据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写入所述块交织器的每一行,直至填满整个块交织器,再从左到右的按列依次读出,其中比特交织器的输出与时隙 对齐;
所述频域符号生成器在每个OFDM符号中将234个离散导频、76个连续导频、1566个数据子载波复接在一起,成为1876个有效子载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层信号帧长度为1秒,包括40个长度为25毫秒的时隙,所述时隙包括1个信标和53个OFDM符号,所述信标包括1个发射机标识信号和2个相同的同步信号,所述发射机标识信号由频域随机序列依次进行BPSK映射和IFFT变换后再经过周期延拓而得到,所述同步信号通过截取频域随机序列后,依次进行BPSK和IFFT变换而得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标识信号通过117比特信息标识,承载所述发射机标识信号的子载波数NID=128,通过BPSK调制,所述发射机标识信号XID(i)由发射机标识序列TxID(k)映射产生,映射方式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信号Sb(t)为频带受限的伪随机信号,长度Tb为204.8μs,
0≤t≤Tb,其中Nb为承载所述同步信号的子载波数,Xb(i)为承载二进制伪随机序列PNb(k)的BPSK调制信号,(Δf)b为同步信号的子载波间隔,子载波数Nb=1024,且PNb(k)的BPSK调制信号Xb(i)由PNb(k)映射产生,映射方式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进制伪随机序列由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产生,移位寄存器的初始值为01110101101,生成多项式为:x11+x9+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标识信号、同步信号和OFDM符号间采用带窗函数的保护间隔相交 叠,所述窗函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t为时间变量,T为常数,TGD为所述保护间隔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805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