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PRACH信道密度的方法和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8073.1 | 申请日: | 2009-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8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王彦;房家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04 | 分类号: | H04W16/04;H04W16/18;H04W74/08;H04W8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梁永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prach 信道 密度 方法 基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调整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信道密度的方法和基站。
背景技术
在LTE(Long-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终端使用PRACH 信道发起随机接入,建立上行链路。PRACH信道需要占用一定的上行时频 资源。如果PRACH数目预留过多,则会过分抢占上行共享信道的时频资 源,导致总吞吐量的降低;而如果PRACH数目预留不足,则会增加终端 发起随机接入时资源抢占的碰撞,导致接入成功率的降低。因此,PRACH 信道密度的设置对于系统容量的提升以及系统服务质量的保证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是操作维护系统的一个重要配置参数。因此如何合理配置PRACH 信道的密度(即每10ms内PRACH信道的个数)成为关键问题,不仅要保 证接入成功率达到一定要求,而且还要使PRACH信道的密度尽可能小, 从而为上行共享信道留出尽可能多的资源。
现有技术中对于PRACH信道密度的配置是由配置工程师进行的,不 仅需要考虑网络规划结果,还需要考虑小区用户数量及业务情况预测,并 且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配置工程师的经验和个人直觉。例如,覆盖半径较 大的,PRACH信道密度要较高,或者小区用户数较多的,PRACH信道密 度要较高,业务发起频繁的,PRACH信道密度要较高。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对于PRACH信道密度的配置完全依靠人工 操作,操作维护成本很高,并且过分依赖个人经验和判断,随机性较大, 不易量化,不易控制。另外基于网络规划结果、以及小区用户数量及业务 情况预测进行配置,会由于小区用户数量及业务情况预测不准确,导致配 置结果不准确。另外,由于是认为调整,因此在环境变化时往往无法及时 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特别是解决现有技术 中由于依靠人工操作配置PRACH信号密度,而造成的成本高及配置不准 确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一种调整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信道密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站获得周期T内本小区的业务 强度信息;所述基站根据获得的所述业务强度信息计算当前实际需要的 PRACH密度L;所述基站根据所述当前实际需要的PRACH密度L获得所 述PRACH信道密度N;所述基站根据所述获得的PRACH信道密度N对 PRACH信道密度进行调整。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基站获得周期T内本小区的业务强 度信息之前,还包括:预设PRACH密度和统计周期T的初始值,且所述 PRACH密度和统计周期T的初始值分别为中等值和较小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基站获得周期T内本小区的业务强度 信息包括:所述基站检测统计获得周期T内本小区的业务强度信息;或者, 运营管理O&M对基站的业务强度信息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的所述业务强 度信息发送给所述基站。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业务强度信息包括呼叫到达率P1、切 入请求率P2、无竞争preamble使用率P3、高速竞争preamble使用率P4 和低速竞争preamble使用率P5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8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共享信道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反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