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本消息语音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8209.9 | 申请日: | 200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5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2 | 分类号: | H04W4/12;H04L1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本 消息 语音 通信 方法 装置 系统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文本消息语音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语音通信成为运营商提供的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用户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或者互联网络进行语音通信,第一时间获取对方所表达的信息。短消息作为运营商提供的另一种信息沟通方式,与语音通信不同的是,短消息通过短消息服务中心在网络和移动终端之间传递文字、图形等可视信上述文本消息语音通信方法,在接收文本消息时,通过文本消息中携带的语音标识建立到第二终端的第一语音话路,将第一文本消息中的文本内容生成语音信号后通过语音话路的方式发送到第二终端,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通过文本消息进行实时语音通信。
息内容的播放存在如下缺陷:在接收方收到短消息后,需要较长的时间延迟才能收听到短消息的播放语音,发送方和接收方不能实时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本消息语音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终端设备,通过建立语音话路将文本消息中的文本内容生成语音信号,使发送方和接收方能够通过文本消息进行实时语音通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本消息语音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文本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消息中携带的语音标识建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语音话路;
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消息生成第一语音信号;
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语音话路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消息生成第一语音信号包括:将所述第一文本消息中的文本内容生成第一基础语音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消息中携带的第一语音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础语音信号进行调整,生成所述第一语音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本消息语音通信装置,包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本消息语音通信装置,包括:
消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一文本消息;
语音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消息中携带的语音标识建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语音话路,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消息生成第一语音信号;
语音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通过所述第一语音话路发送到所述第二终端;
其中,所述语音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消息中携带的语音标识建立到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一语音话路,将所述第一文本消息中的文本内容生成第一基础语音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文本消息中携带的第一语音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础语音信号进行调整,生成所述第一语音信号。
上述文本消息语音通信装置,语音处理模块根据第一文本消息中携带的语音标识建立到第二终端的第一语音话路,将第一文本消息生成语音信号后通过语音话路的方式发送到第二终端,通过建立语音话路将第一文本消息中的文本内容生成语音信号,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能够通过文本消息进行实时语音通信。
上述文本消息语音通信方法,在发送文本消息时,通过将文本内容生成带有语音标识的文本消息,语音标识能够触发以使文本内容生成语音信号,使发送方和接收方能够通过文本消息进行实时语音通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本消息语音通信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携带语音标识的文本消息,所述语音标识能够触发以使所述文本消息中的文本内容生成语音信号;
根据所述语音标识将所述文本内容生成语音信号;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语音标识将所述文本内容生成语音信号包括:
将所述文本内容生成基础语音信号;
根据所述语音标识中的语音控制参数对所述基础语音信号进行调整,生成调整后的语音信号。
上述文本消息语音通信方法,当终端设备接收到文本消息时,通过文本消息中携带的语音标识触发使文本内容生成语音信号,使发送方和接收方能够通过文本消息进行实时语音通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消息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和发送携带有语音标识的文本消息;
语音合成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文本消息中携带的语音标识将所述文本消息中的文本内容生成语音信号;
语音播放模块,用于播放所述语音信号;
其中,所述语音合成处理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82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