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子印迹整体柱的L-苯丙氨酸的分析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8318.0 | 申请日: | 200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雷建都;马光辉;苏志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子 印迹 整体 苯丙氨酸 分析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涉及微流控芯片中L-苯丙氨酸分子印迹整 体柱的制备以及L-苯丙氨酸的富集、检测。
【背景技术】:
L-苯丙氨酸是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它不能由人体合成,只能通过食 物从外界摄取,但是它在人体内的含量是有限制的,如果超过一定的含量,会引发一系列相 关的疾病,如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的遗传性代谢疾病,国内发 病率大约为1/16500,其病因通常是由于人体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导致体内的苯 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为酪氨酸,引起人体血液、尿液、脊液中的苯丙氨酸的累积及酪氨酸浓 度的降低,对人脑造成破坏,导致智力低下。苯丙酮尿症患者在幼儿时能尽早发现是可以治 疗的,所以建立人体血液中苯丙氨酸浓度的测定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从1961年细菌抑制法测 定血样中苯丙氨酸浓度筛查苯丙酮尿症创立以来,有许多方法应用于检测苯丙氨酸,如高效 液相色谱法、气相-质谱法等,但是现有的方法具有:样品前处理复杂、分析速度慢、仪器昂 贵等缺点。随着现代仪器技术发展和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寻求更加灵敏、方便和快速的检 测方法成为新的目标。
分子印迹技术是一种高选择性的特异识别方法,以其操作简单、聚合物的选择性好、性 能稳定、价格便宜等优点,用于同相萃取和色谱柱填料中。
整体柱(Monolithic Column)是吸取了无孔填料和膜的快速分离能力及高效液相色谱多 孔填料的高容量,又没有增加柱阻力等优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液相色谱填料,而分 子印迹整体柱(Molecluarly Imprinted Monolithic Column)兼具分子印迹与整体柱的优点,具 有高效、快速、专一的特点,同时可以满足复杂样品前处理的要求。
此外,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是一种新型分析技术,具有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L-苯丙氨酸的快速富集以及检测,提供了一种微流控 芯片中L-苯丙氨酸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制备方法以及微流控芯片中L-苯丙氨酸的快速富集、检 测。
在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中制备L-苯丙氨酸的分子印迹整体柱,并在微流控芯片中利用柱 后荧光衍生方法实现L-苯丙氨酸的快速富集与检测,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模板分子L-苯丙氨酸超声溶解在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中,加入功能单体、致孔 剂振荡混合、静置作用至少1小时以形成复合物;
(2)向(1)中形成的复合物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引发剂,超声脱气(时间为3~20min), 通入氮气除氧(时间为10~60min),将此溶液充满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中,然后密封通道入 口和出口,并用0.1~2mm厚黑色的纸盖住芯片微通道其它地方,只留下微通道中的分子印迹 整体柱部分进行光照聚合反应,聚合反应在365nm左右的紫外灯光照下进行,时间为24~72 小时;这里分子印迹整体柱的长度可以通过被光照的微通道部分的长度来调节,即如果需要1 cm长的分子印迹整体柱,就让通道中1cm长的部分进行光照,而芯片其它部分用黑色纸盖住 以不让紫外光线通过。
(3)将分子印迹整体柱与注射泵连接,利用溶剂冲洗柱子以除去致孔剂和模板分子,便 可得到具有良好印迹效果的分子印迹整体柱;
(4)将分子印迹整体柱用于L-苯丙氨酸(L-Phe)的分析检测,当样品在注射泵的驱动下, 流经分子印迹整体柱后,与另一通道中的荧光衍生试剂4-氟-7-硝基-2,1,3-苯并氧杂恶二唑 (NBD-F)发生反应,生成具有发生荧光的物质(NBD-F与L-Phe的结合物,L-Phe-NBD)然后 流经检测口时,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检测,激光的最大激发波长为488nm。这里,样 品中L-苯丙氨酸的含量在1×10-7mol·L-1到1×10-4mol·L-1之间,荧光试剂NBD-F的浓度为 1×10-3mol·L-1与1×10-5mol·L-1之间。
其中,
(1)所述的功能单体为4-乙稀基吡啶;致孔剂为环己醇和十二醇混合液;
(2)所述的交联剂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83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扫描力显微镜频率监测的倍频电路及其测频电路
- 下一篇:散热器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