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8369.3 | 申请日: | 200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军;王树光;富庆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接 介质 加热炉 强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燃气去耦室、空 气去耦室、启动吹扫风机、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器、压力表或真空表、不凝气排 气装置、刚性连接件、盘管、锅壳和排烟管组成;其中,所述的热声耦合脉动 燃烧器和盘管安装在锅壳内,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器和盘管之间通过刚性连接件 在锅壳内连接;锅壳一端安装空气去耦室,启动吹扫风机与空气去耦室相通, 并固定于锅壳上,燃气去耦室安装在空气去耦室内;锅壳另一端安装排烟管, 与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器相通;压力表或真空表和不凝气排气装置安装在锅壳的 最高处,并与锅壳相通。
2.一种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燃气去耦室、空 气去耦室、启动吹扫风机、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器、压力表或真空表、不凝气排 气装置、刚性连接件、盘管、锅壳和排烟管组成;该装置采用分体式结构,将 锅壳分为上、下两个独立的筒体,上、下筒体通过多根细管连接,下筒体内安 装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器只作产生蒸汽用,上筒体内安装盘管只作凝结换热用, 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器和盘管通过刚性连接件连接;锅壳下筒体一端安装空气去 耦室,启动吹扫风机与空气去耦室相通,并固定于锅壳下筒体上,燃气去耦室 安装在空气去耦室内;锅壳下筒体另一端安装排烟管,与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器 相通;压力表或真空表和不凝气排气装置安装在锅壳上筒体的最高处,并与锅 壳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器,是由一个或多个空气单向阀、一个或多个燃气单 向阀、一个或多个燃气喷嘴、一个燃烧室、一个或多个较细的尾管和排气去耦 室组成;燃气单向阀安装在燃烧室的一端,与燃烧室相通;燃气喷嘴于燃烧室 内与燃气单向阀连接;空气单向阀安装在燃烧室顶部并与燃烧室相通;燃烧室 的另一端与尾管的一端相连,且二者相通;尾管的另一端连接排气去耦室,并 与之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尾管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弯曲。
5.一种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热声耦合脉动燃烧 器浸没在锅壳内的间接介质液面以下,盘管位于液面上方,通过负压或压力相 变的技术方法,使得被加热的介质蒸汽和盘管外壁间产生凝结相变换热;为避 免在相变换热过程中盘管外壁凝结液膜的形成,利用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器在产 生脉动气流的同时,会造成其本身机械振动的特点,将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器和 盘管之间通过刚性结构连接,使盘管产生微小机械振动,造成盘管外壁的液膜 不能稳定存在,变膜状凝结换热为珠状凝结换热,提高对流换热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 用热声耦合脉动燃烧方式,燃烧器内烟气流产生的自激脉动,提高烟气侧对流 换热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热 声耦合脉动燃烧器本身产生的机械振动传递给盘管,使盘管产生微小机械振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炉 内不充满水,只充部分水,无水的上部空间内设置换热盘管,水受热沸腾产生 蒸汽,蒸汽与低温的盘管壁换热,冷凝成水,将热量传递给盘管换热器内流动 的工质;凝结后的水继续被加热汽化,如此循环往复,实现凝结换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装置,其特征 在于:采用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器取代锅壳内传统的火管、烟管,热声耦合脉动 燃烧器既是燃烧器,又是换热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间接介质加热炉换热强化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热声耦合脉动燃烧器和换热盘管间采用刚性连接,刚性连接件 置于锅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836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