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炉渣复合蘑菇头再生与垫补透气性炉底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8437.6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7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浏;佟溥翘;郑丛杰;杨利彬;李春龙;王毅;赵舸;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钢铁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21C5/30 | 分类号: | C21C5/30;C21C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炉渣 复合 蘑菇 再生 垫补 透气性 方法 | ||
1.一种金属炉渣复合蘑菇头再生与垫补透气性炉底的方法,当于转炉冶炼低碳钢造成炉底熔损凹陷,金属-炉渣复合蘑菇头相应熔损的情况下,使金属-炉渣复合蘑菇头再生并保证炉底透气性的垫补炉底,整个炉役内要求以开炉时炉底厚度为标准,严格控制炉底下陷量≤200mm;垫补炉底操作分为:清理炉底、金属蘑菇头再生和垫补烧结炉底三阶段进行:
(1)炉底清理后安排一炉中、高碳钢冶炼,出钢时少量留钢;摇正转炉将底吹流量调至补炉模式喷吹2~3min,将供气元件喷嘴周围凹坑内的钢水初步冷凝形成透气性良好的金属蘑菇头,然后倒净炉渣;
(2)补炉前一炉要求把钢水、炉渣出净,不进行溅渣,开大底吹流量到80~200Nm3/h,将炉底凹坑处的液态渣钢吹净;
(3)补炉时要求留钢水0.2-0.5吨,出钢后摇正炉体通过底吹气体冷却喷嘴周围凹坑内的钢水,形成金属蘑菇头后倒掉全部炉渣;
形成透气性炉底的补炉工艺如下:
a.要求严格控制垫补炉底耐火材料的粒度配比,其中≥5mm的大颗粒应占20-80%;
b.烧结过程中每支元件的流量采用“烧结前期>200/Nm3/h、烧结中期80~90/Nm3/h、烧结后期>200/Nm3/h”底吹供气模式;
c.烧结时间为30~40min;烧结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停炉烧结过程保证耐火材料与炉衬的烧结,避免气体对烧结过程的影响;第二阶段在冶炼中、前期进行,采用流量80~90/Nm3/h保证喷嘴上方的补炉料局部烧结;第三阶段在冶炼后期进行,采用大流量>200/Nm3/h保证喷嘴上方补炉料完全烧结,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清理炉底是指冶炼中发现炉底下陷深度≤200mm时,应及时采用补炉操作使炉底恢复到正常厚度;采用补炉操作前首先要清理炉底,当钢水冶炼完毕后应尽量将炉内的钢渣出净,并把底吹流量开至最大,避免炉底粘渣、留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钢铁研究总院,未经钢铁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84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