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中交通管理区域和航路段交接点的识别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8455.4 | 申请日: | 200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3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朱衍波;张军;方晶;闫然;董培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5/00 | 分类号: | G08G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芳 |
地址: | 100191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中 交通管理 区域 航路 交接点 识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空中交通管理区域和航路段交接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采集到的航路段信息和空中交通管理区域的信息,计算航路段和空中交通管理区域边界的交叉点;
对交叉点进行近似和合并处理确定空中交通管理区域的航路第一交接点,具体为:将交叉点和航路段的端点进行近似计算得出第一交接点;将第一交接点同第一交接点映射进行合并;
所述将交叉点和航路段的端点进行近似计算得出第一交接点具体为:根据大圆航线,计算交叉点和航路段端点的距离;根据指定的近似距离以及所述交叉点和航路段端点的距离,如果所述近似距离不小于所述交叉点和航路段端点的两个距离的最小值,则根据所述交叉点和航路段端点的两个距离的最小值将对应的航路段端点作为第一交接点,否则将交叉点作为第一交接点;
所述将第一交接点同第一交接点映射进行合并具体为:在映射中查找是否有第二交接点在同一航路段上;若在同一航路段上有已有第二交接点,若该第二交接点同所述第一交接点间的距离小于规定值,则第二交接点和第一交接点合并;如果距离大于规定值,则第一交接点和第二交接点不合并,将第一交接点和对应的航路段记录到映射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交通管理区域和航路段交接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采集航路段信息和空中交通管理区域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交通管理区域和航路段交接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航路段和空中交通管理区域边界的交叉点具体为:
将航路段的两个端点的经纬度数据,和空中交通管理区域边界的边界段经纬度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
将经过坐标转换的航路段的两个端点的经纬度构成的线段,和空中交通管理区域边界的每一个边界段,在转换后的坐标系中计算交点,若交点存在,则为交叉点在转换后的坐标系信息;
将交叉点在转换后的坐标信息通过逆处理得到经纬度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中交通管理区域和航路段交接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坐标系转换具体为根据墨卡托投影转换到直角坐标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中交通管理区域和航路段交接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经过坐标转换的航路段的两个端点的经纬度构成的线段,和空中交通管理区域边界的每一个边界段,在转换后的坐标系中计算交点,若交点存在,则为交叉点在转换后的坐标系信息具体为:将经过墨卡托投影转换到直角坐标的航路段的两个端点的经纬度构成的线段,和空中交通管理区域边界的每一个边界段,在直角坐标系计算交点,若交点存在,则为交叉点的直角坐标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中交通管理区域和航路段交接点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交叉点在转换后的坐标信息通过逆处理得到经纬度信息具体为:将交叉点的直角坐标信息通过墨卡托投影逆投影得经纬度信息。
7.一种空中交通管理区域和航路段交接点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航路段信息和空中交通管理区域的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航路段和空中交通管理区域边界的交叉点;
近似处理模块,用于对交叉点进行近似处理;
合并处理模块,用于对经过近似处理后的交叉点进行合并处理,确定空中交通管理区域的航路第一交接点,具体为:将交叉点和航路段的端点进行近似计算得出第一交接点;将第一交接点同第一交接点映射进行合并;
所述将交叉点和航路段的端点进行近似计算得出第一交接点具体为:根据大圆航线,计算交叉点和航路段端点的距离;根据指定的近似距离以及所述交叉点和航路段端点的距离,如果所述近似距离不小于所述交叉点和航路段端点的两个距离的最小值,则根据所述交叉点和航路段端点的两个距离的最小值将对应的航路段端点作为第一交接点,否则将交叉点作为第一交接点;
所述将第一交接点同第一交接点映射进行合并具体为:在映射中查找是否有第二交接点在同一航路段上;若在同一航路段上有已有第二交接点,若该第二交接点同所述第一交接点间的距离小于规定值,则第二交接点和第一交接点合并;如果距离大于规定值,则第一交接点和第二交接点不合并,将第一交接点和对应的航路段记录到映射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845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油蜡混合罐装机
- 下一篇:获取计划航班四维航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