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丁腈胶乳的加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8569.9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6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岳冬梅;张立群;吴丝竹;杨守法;翁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C19/02 | 分类号: | C08C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慧 |
地址: | 100029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乳 加氢 方法 | ||
1.一种丁腈胶乳的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氢化反应容器(2)中加入丁腈胶乳;
2)向分解反应容器(1)中加入水合肼,水合肼的加入量为氢化反应 容器(2)中的丁腈胶乳中所含碳碳双键摩尔数的1~3倍;
3)在关闭阀门(7)的状态下,向滴加装置(6)中加入过氧化氢与硼 酸的混合物,所加入过氧化氢的摩尔数为分解反应容器(1)中水合肼摩尔 数的0.6~1.4倍,所加入硼酸的质量为分解反应容器(1)中水合肼质量 的0.01~0.1倍;
4)加热氢化反应容器(2),将氢化反应容器(2)加热至50~70℃后, 恒温6~48h,恒温开始计时打开滴加装置(6)的阀门(7),向分解反应容 器(1)中滴加过氧化氢与硼酸混合物,控制过氧化氢与硼酸混合物的滴加 速度,使其在2~24h内滴完;
其中上述分解反应容器(1)与氢化反应容器(2)由导管(3)连接, 导管(3)的另一端(A)伸入到分解反应容器(1)中,并置于液面以上, 导管(3)的一端端(B)伸入到氢化反应容器(2)中,并插入丁腈胶乳的 液面以下,分解反应容器(1)上安装有滴加装置(6),滴加装置(6)上 设有阀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丁腈胶乳 中的丙烯腈含量为19~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入滴加装置(6) 中的过氧化氢的摩尔数为分解反应容器(1)中水合肼摩尔数的0.8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加入滴加装置(6) 中的硼酸的质量为分解反应容器(1)中水合肼质量的0.06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氢化反应容器(2) 的加热温度为60℃;恒温时间为16~24h;过氧化氢的滴加时间为7~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85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