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三维模式下展示空间场强结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8589.6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2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50 | 分类号: | G06T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贺香 |
地址: | 100101北京市朝阳区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模式 展示 空间 场强 结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展示空间场强结果的方法,特别是一种在三维模式下展示空间场强结果的方 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场强结果主要是在电磁兼容、频率规划等系统中采用在二维模式下展示。这种展 示方式不能很好地表达实际空间中房屋、树木和高山等立体物体对空间场强的影响,对非专 业用户来说,这种结果展示枯燥无味,而且看后头脑中并没有预期的效果。虽然已经有尝试 数字地面模型(DTM)将场强展示结果图以图片格式导入到三维GIS场景中,但是这种场强 展示结果图层依附于DTM,但是对于DTM上的建筑物,场强展示结果图只显示在建筑物底 面,不能准确的表达空间场强的实际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在三维模式下展示空间场强结果的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使空间场强结果的展示 依附于地形及其上的物体的方法,使空间场强结果展示图层能够准确表达空间场强实际分布 状况,给使用者以直观的展示结果。为相关工作人员设计进一步规划方案提供真实、可信、 直观的空间场强展示结果。
本发明一种在三维模式下展示空间场强结果的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步:制作DTM,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三维GIS基础-DTM,基于三维地理信息展示 平台,通过整合景点航空或者卫星照片,叠加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合成具有真实 坐标和起伏的三维地形,然后通过加载三维模型、文字标注、矢量数据等资料,构建三维场 景,对于重点关心区域地形、地貌、地物,可以使用高分辨数据构建细致、真实的三维场景;
第二步:制作三维真实场景,根据实际地形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播模型,计算空间场强, 生成空间场强分布结果数据,然后,将所述的空间场强分布数据结果导入到三维真实场景中;
第三步:将三维场景网格化并进行坐标匹配,将DTM图无限分割,粒化为基于坐标的 无限多个点,使得DTM图与TIF图以基于坐标的点作为匹配查找参数,对同一坐标点的颜 色属性赋值,可以精确描绘出各点的空间场强的真实分布结果;
第四步:判断坐标所在位置上是否有建筑物;
第五步:展示三维场强结果,若坐标所在位置上有建筑,则读取所述的建筑高度h,DTM 上高为h位置的颜色属性设为所述的空间场强颜色;若坐标所在位置上无建筑,则DTM上 相应位置的颜色属性设为所述的空间场强颜色。
本发明一种在三维模式下展示空间场强结果的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的在三维模式 下展示空间场强结果的方法加入了DTM上是否有建筑的判定,根据建筑物智能展示空间场 强结果,实现了场强结果图依附于建筑物绘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在三维模式下展示空间场强结果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首先,确定计算区域A。
第一步:制作区域A的DTM,根据区域A的实际情况建立三维GIS基础-DTM,基于 三维地理信息展示平台,通过整合景点航空或者卫星照片,DEM数据,合成具有真实坐标和 起伏的三维地形,然后通过加载三维模型、文字标注、矢量数据等资料,构建区域A三维场 景,对于重点关心区域地形、地貌、地物,可以使用高分辨数据构建细致、真实的三维场景;
第二步:制作区域A的三维真实场景,根据区域A的实际地形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播模 型,计算区域A的空间场强,生成区域A的空间场强分布结果数据,然后,将所述的区域A 的空间场强分布数据结果导入到区域A的三维真实场景中;
第三步:将区域A的三维场景网格化并进行坐标匹配,将区域A的DTM图无限分割, 粒化为基于坐标的无限多个点,使得区域A的DTM图与区域A的TIF图以基于坐标的点作 为匹配查找参数,对同一坐标点的颜色属性赋值,可以精确描绘出区域A内各点的空间场强 的真实分布结果;
第四步:判断区域A内坐标所在位置上是否有建筑物;
第五步:展示三维场强结果,若在区域A内所选定的坐标B所在位置上有建筑,则读取 所述的坐标B所在位置上的建筑高度h,则DTM上高为h位置的颜色属性设为空间场强颜色; 若区域A内坐标C所在位置上无建筑,则DTM上相应位置的颜色属性设为空间场强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8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处理脱氯装置
- 下一篇:一种间歇式行走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