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冷凝器的汽液分离方法及冷凝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79256.5 申请日: 2009-03-05
公开(公告)号: CN101504256A 公开(公告)日: 2009-08-12
发明(设计)人: 彭晓峰;王珍;陆规;吴迪;张易阳 申请(专利权)人: 清华大学
主分类号: F28B1/06 分类号: F28B1/06;F28F9/02;F28F9/22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 宁;关 畅
地址: 100084***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立式 冷凝器 分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器,特别是关于一种立式冷凝器的汽液分离方法及冷凝 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冷式汽液相变冷凝器包括外壳100、换热管101、进汽口102、三通 管103和冷凝液出口104(如图1所示),其中换热管101多采用蛇形管,依靠空 气在换热管101外对流换热,使换热管101内的蒸汽冷凝。在凝结换热过程中, 随着冷凝的进行,壁面凝结液逐步增加,随后成膜阻碍了蒸汽与壁面的接触,是 凝结换热的主要热阻所在。凝结过程中液膜逐渐增厚,在以后相当长的管程内为 液体逐步增多的复杂两相流,热阻逐渐增加,冷凝效果严重变差;同时随着蒸汽 的凝结,蒸汽量逐渐降低,管内蒸汽流速明显下降,凝结效果急剧退化,换热系 数减小;单一管内流程冷凝过程也导致了复杂的汽液两相流,对系统运行稳定性、 流动阻力和系统的调控等,都有很不利的影响。空气侧,由于管内冷凝换热热阻 增加,外管壁温度下降,导致肋片的利用率下降。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传统 的空气冷却式冷凝器以加大换热面积来满足换热量的需求,从而导致体积、重量 较大,且制作和运行成本高。

此外,本申请人在专利号为ZL200610113304.4,名称为“分液式空气冷凝器” (如图2所示),以及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64952.X,名称为“多级冷却中间分液 式空气冷凝器”(如图3所示)的发明专利中提出了采用多级蒸汽冷凝、中间自 动汽液分离和排液、集中聚集冷凝液过冷的技术方案,从而保证了各管程都以纯 蒸汽进入并被冷却,有效减小了凝结过程中液膜的厚度和消除不利的两相流型。 同时充分利用了短换热管,使各管程均能处于短管珠状或不稳定的薄液膜凝结, 或通过蒸汽对液膜的影响作用促进液膜失稳与断裂,形成膜状凝结与珠状凝结共 存的溪流状凝结,增强膜状凝结换热效果,提高管内凝结换热系数。

上述两专利中的联箱200都是使用单根排液管201作为漏液阻汽装置,这种 较细的排液管201可以较好地防止联箱200中分离的气体从排液管201泄漏,但 是这种结构又带来以下问题:首先排液管201直径比联箱200直径小,冷凝液流 量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有时还会出现排液不畅的问题。尽管在后一项专利中采 用了由实心顶盖202、多孔芯体203和排液管壁204组成的分液装置(如图4所示), 但是由于分液装置上表面采用实心顶盖202,冷凝器运行中冷凝液与分液装置接触 面为多孔介质侧表面,因此分液装置的分液驱动力主要是多孔芯体203的毛细抽 吸力,而抽吸力的大小是由所选用多孔介质的结构参数决定,自主调节能力较弱, 当冷凝液量较大时,可能会存在抽吸力不够的问题,影响到分液的效果;另外分 液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在工业生产中规模化生产以及后续的安装工作都会带来一 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汽液分离的立式 冷凝器的汽液分离方法及冷凝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冷凝器的汽液分离 方法,其包括以下内容:1)设置多组竖直递减排列的换热管,各组换热管通过两 端安装的多级联箱连通,在与联箱相连通的集液导流管内均设置一漏液阻汽装置, 使各级联箱的集液导流管形成独立的分液空间,漏液阻汽装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 当量主孔和若干个当量辅助孔;2)蒸汽顺序进入各组换热管进行冷凝,冷凝液则 流入各级联箱的集液导流管,当一个分液空间内的积液较少时,主孔和辅助孔顶 部形成的液膜可阻止蒸汽从集液导流管漏出;3)当一个分液空间内的积液积累较 多时,在压力作用下积液会首先穿破孔径较大的主孔流出,而直径较小的辅助孔 继续由顶部形成的液膜封住;4)当一个分液空间内的积液层厚度增大,在压力作 用下会逐步穿破孔径较小的辅助孔,同时从主孔和辅助孔流出。

所述的主孔当量直径为2~5mm,辅助孔当量直径小于2mm。

所述漏液阻汽装置的流通能力由孔隙率S表征:

S=Ap/At

其中Ap,At分别为主孔和辅助孔总流通面积与漏液阻汽装置表面积的比值,孔隙 率S为汽液相变换热器系统循环流量的20~5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9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