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态流水式鱼类毒性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9544.0 | 申请日: | 200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6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征涛;孟伟;倪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征涛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子英 |
地址: | 100012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流水 鱼类 毒性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流水式鱼类毒性试验装置。设备操控简单, 能保证实验的可靠进行和完成。
背景技术
目前大量的工业排泄物和废水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造成河流和 湖泊大面积污染,河流中鱼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并且污水还威胁到 下游饮用水源的安全。尽管现在许多工厂在排放废水前都进行污水处 理,但处理后的污水仍然存在一定的毒性物质,对鱼类仍然造成毒性, 遗憾的是现在还不存在一种直接用于测量流动式河流中鱼类毒性的 装置。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动态流水中 鱼类毒性试验装置。本装置可以对鱼缸中的鱼所处的温度环境和水流 环境进行调节,鱼缸加药和水的流速均可调,对自然环境的模拟效果 明显,而且可以对水流基本开放的流水式河流中鱼类的动态急性与慢 性毒性试验检测系统,以及相关流水式水环境中鱼类蓄积或降解试验 研究。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态流水式鱼类毒性试 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为一个框架,所述框架内包括若干 个鱼缸,所述每个鱼缸均配有一个对应的加药容器和加药蠕动泵,所 述鱼缸、所述加药容器和所述加药蠕动泵通过药品输送管相互连接, 所述每个鱼缸还均配有一个对应的循环水缸和循环水泵,所述鱼缸、 所述循环水缸和所述循环水泵通过液体输送管相互连接,为试验提供 准确一致的试验条件和环境。
所述循环水泵根据试验需要的水流速度不断从所述鱼缸中抽取 水,然后将水送入所述循环缸,随后水从所述循环缸重新流入所述鱼 缸,形成连续的循环水流,完成了动态水流环境的模拟。
所述加药蠕动泵根据试验需要的加药速度不断从所述加药容器 中抽取药品,再次进行均匀混合然后将所述药品送入所述对应鱼缸。
所述鱼缸置于控温系统上,调节控温系统,提供试验需要的温度。
所述试验装置配有光照系统和加氧器,所述加氧器不断为所述鱼 缸内的鱼提供足够的氧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流水式鱼类毒性试验装置,主 要包括光照系统1、循环水缸2、循环水泵3、加药蠕动泵4、加氧器 5、加药容器7、磁力搅拌器8、鱼缸9、控温系统10,所述鱼缸设有 若干个控流口13。
所述试验装置中设有若干个鱼缸,所述每三个鱼缸为一个平行试 验组,所述平行试验组中,所述一个鱼缸为空白试验,所述其他两个 鱼缸为加药试验,所述试验装置中至少设两个所述平行试验组,同时 所述试验装置可以依据实际试验需要增加多个所述平行试验组。
所述鱼缸的实际试验水容积可以大于5L,至少可容10条小于4 克的试验鱼,每个试验组≥10条鱼,鱼的不良行为或死亡率应控制 在10%内。
所述每个鱼缸均配有一个对应的循环水泵和循环水缸,所述鱼缸、 所述循环水泵和所述循环水缸通过液体输送管依次相连接,所述循环 水泵根据试验需要的水流速度不断从所述鱼缸中抽取水,然后将水送 入所述循环缸,随后水从所述循环缸重新流入所述鱼缸,形成连续的 循环水流,所述循环水流模拟了动态水流环境。
所述试验用水一般采用经除氯及软化处理的过滤自来水或在纯 水中加入一些矿物元素配制而成,主要的指标为:pH=6.5-8.5,溶 解氧>5.0,电导率=200-400μΩ/cm。
所述循环缸的容积>2.5L,水流的速度可以控制在0.1- 100ml/s,循环水泵的流量应为1-100ml/min,另外,循环缸的容积 和循环水泵的流量参数可以根据鱼缸的容积按比例相应加大,来进行 较大鱼类的毒理学指标的检验试验。
所述鱼缸中加入的药品首先在所述加药容器中溶解、混合,紧贴 所述每个加药容器的底部置有磁子,所述每个加药容器的下面均置有 一个相应的磁力搅拌器,启动所述磁力搅拌器,磁子作上下振动和正 反向旋转,对所述加药容器中的药品进行均匀混合,保证加药容器内 的化学物质溶解并且分布均匀。
所述鱼缸中加入的药品应该在要求的毒理学试验浓度范围内可直 接溶解或经助溶剂作用后可以完全溶于试验水中的无机或有机化学 物质,所述化学物质浓度范围通常小于1000mg/L,化学物质的浓度 变化控制在±20%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征涛,未经刘征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9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氧体磁性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膨胀止血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