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气湿化器及加热加湿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9797.8 | 申请日: | 200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徐震;王岳;肖云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7/22 | 分类号: | F02C7/22;F02C7/224;F02C3/20;C10L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08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气 湿化器 加热 加湿 方法 | ||
1.一种合成气湿化器,用于燃气轮机合成气燃料的加热加湿,包括壳体、布风器、多孔填料、雾化喷嘴、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壳体顶部开设排气管,壳体内排气管下方侧壁安装进水管,进水管水平伸进后向下弯曲,进水管管口水平安装至少一个环形管,环形管上有雾化喷嘴;在进水管与排气管间设置除雾器;
壳体底部开设有排水管,排水管上方侧壁安装合成气进气管,合成气进气管气口位置水平安装环形布风器;
在水平布风器与水平雾化喷嘴之间的壳体内腔中充满多孔填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气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侧壁上,位于合成气进气管下方设有液位测量装置,排水管上设有阀门或电动调节阀;为电动调节阀时,液位测量装置与调节阀电连接,控制调节阀的开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气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嘴均匀分布在单环管或多环管下侧壁,喷口位于喷嘴下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气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布风器,包括腔体、导流叶片、布风板,盘型腔体与合成气进气管口在同一水平位置,腔体正对进气管口处设有导流叶片,腔体上表面垂直设有多数个近低远高的弧形布风板,弧形布风板在腔体上表面以导流叶片为中心由近向远构成多条弧,组成正对进气口位置的导流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气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形、方柱形、旋转曲面形之一或组合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气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填料,为碳化硅泡沫陶瓷,结构为壁流式或波纹板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气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燃料为煤层气、煤炭气化制取的含氢混合气体或生物质气化产生的气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气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填料,在壳体的轴向分为多层,每层安装在填料支撑上,填料支撑水平设于壳体内,两侧固于壳体内侧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气湿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器,水平布置在壳体内,除雾器将壳体内腔隔断,或垂直于气流方向布置在排气管内。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气湿化器的加热加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合成气进气管接合成气气源,进水管接高温水,排气管接燃气轮机燃烧室,排水管接循环水路;
B)将低温合成气自合成气进气管送入壳体内腔,经空气布风器导向上方吹送;
C)同时,由进水管经雾化喷嘴向下喷淋高温水,高温水均匀喷洒到多孔填料上经多孔填料孔隙向下流;
D)合成气向上穿过多孔填料孔隙,在多孔填料孔隙表面与高温水直接接触,升温加湿;
E)合成气气流继续上升,经除雾器排除气流内夹裹的液滴后,由排气管送出,给燃气轮机燃烧室使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成气湿化器的加热加湿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F)由多孔填料孔隙向下流出的温水集于壳体底部,到设定的水位后;
G)液位测量装置报警,手动开启阀门经排水管泄水;或液位测量装置启动电动调节阀经排水管泄水;
H)排水管排水的水进入循环水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97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