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量地震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9850.4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3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东红;田立新;沈章洪;凌艳玺;沈东义;胡元凌;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地址: | 100010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量 地震 数据库 建立 方法 | ||
1.一种海量地震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A、建立刀片模块,运行于装有Geoframe和Landmark数据库的工作站,通过刀片模块读取工作站中的元数据,所述的元数据包括由坐标、井斜、测井曲线、时深曲线构成的井数据、二维地震工区数据、三维地震工区数据、解释成果数据;
B、定义统一地质数据交换格式,针对Geoframe和Landmark软件管理的数据库中数据,制定井数据格式标准,均以统一的XML形式进行存储,使刀片模块的每一个刀片服务单元的同一类型返回格式都相同;
C、在Geoframe和Landmark的每个独立的服务器上开发刀片式数据服务,负责管理各个数据库服务,解析外部服务请求,分配到各个子服务中,等待子服务查询数据,最后汇总各个子服务数据,返送外部请求,所有的数据传输功能基于TCP/IP协议,利用Socket编程实现;
D、提供数据服务接口,采用Web Service和HTTP,socket连接;
E、增加数据访问权限,根据用户名、密码和IP地址分配不同访问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地震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模块包括有与Geoframe和Landmark中多个类型相对应的多个类型的刀片服务单元,每一类型的刀片服务单元分三种子服务:1)井数据服务,2)地震工区以及地震数据服务,3)解释成果数据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地震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片模块以Web Service、TCP/IP、RPC 3种方式对外提供服务,每一刀片服务单元负责处理外部数据请求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地震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数据格式包括:坐标、补心海拔、井斜、测井曲线、时深关系、合成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地震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阶段包括:在Geoframe和Landmark的每个服务器上设置底层读取数据服务,通过读取每个数据服务上提供的数据信息,将结果汇总成总列表,并根据不同服务器的IP地址、不同的工区类型和工区名,混合叠加生成每个工区的唯一ID,并将所有信息在客户端申请时发送至客户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地震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阶段还包括:设立数据管理软件,在数据管理软件中集成用户名及密码管理功能,每个客户端拥有自己的用户名,不同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当权限受限制时,将不能访问某些工区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地震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阶段还包括:将所有运行Geoframe和Landmark工区的工作站都部署刀片服务单元,然后加载到刀片服务单元的服务中,也可根据需要动态卸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地震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阶段还包括:分别建立Geoframe和Landmark数据读取模块,所述的数据读取模块读取的数据包括有工区信息、井数据、地震数据和解释成果数据四大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量地震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服务接口都基于网络响应,支持目前流行网络访问协议,包括TCP/IP,WebService以及Htt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98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