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被动式缆线进舱连接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9870.1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南仁东;李辉;杨世模;朱文白;潘高峰;金乘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H01Q19/02 | 分类号: | H01Q19/02;H01Q19/12;H01Q19/17;H01Q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径 射电望远镜 被动式 缆线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被动式缆线进舱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对大射电望远镜的深入研究,对于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各项设计指标均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大口径望远镜的馈源舱与地面之间只有通过悬吊的支撑索建立的柔性连接机构,而且柔性支撑索还随着馈源舱的大范围移动而不断改变长度和方向,这使得在舱与地面之间很难建立固定的动力电缆和信号光缆进舱通道。针对这个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申请了专利号为200620079587.0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中通过在两个支撑塔的顶部连接一条附加的钢索,来作为动力线和信号线的支撑机构。这种结构形式存在以下问题:1、从钢索上的缆线引出点到进入馈源舱之间仍存在很长的缆线悬垂段,由于这一段缆线不可能与任何支撑机构连接,因此可能会因承载过大而损坏。2、垂下的缆线会对馈源舱内设备的工作造成干扰,如会遮挡激光全站仪靶标的视线,与舱罩干涉造成磨损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被动式缆线进舱连接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口径射电望远镜被动式缆线进舱连接机构,包括支撑塔、馈源舱、支撑索,馈源舱通过支撑塔及支撑索悬吊在射电望远镜主动反射面上空的焦点位置上,馈源舱位置和支撑索长度均随焦点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其中,所述馈源舱与外界相接的缆线沿其中一根支撑索向外引出。
进一步,引出所述缆线的所述支撑索所在的支撑塔的顶端设置有该缆线的第一固定点,缆线在该第一固定点与支撑塔相固定后再向外引出,支撑塔与馈源舱之间的缆线通过若干个可沿支撑索滑动的活动索夹吊挂在支撑索上,缆线与各活动索夹一一固定,相邻活动索夹之间悬垂有预定长度的缆线,随着馈源舱空中位置的改变,缆线通过活动索夹沿支撑索展开或收拢以适应馈源舱与第一固定点之间距离的变化。
进一步,所述相邻活动索夹之间以及径向最外侧活动索夹与所述第一固定点之间还设置有纤绳,由活动索夹所分隔的各区间的纤绳的预留长度均小于相应区间缆线的预定长度,在缆线随着所述馈源舱空中位置的改变而沿支撑索展开时,通过纤绳对相邻活动索夹之间的最大间距及径向最外侧活动索夹与第一固定点之间的间距进行限定,以保证各区间的缆线在展开后仍保留有一定的裕度。
进一步,引出所述缆线的所述支撑索的中部还设置有缆线第二固定点,该第二固定点与所述馈源舱之间的缆线贴近支撑索设置,位于第二固定点外侧的缆线通过所述活动索夹吊挂在支撑索上,第二固定点将其外侧的缆线隔离在馈源舱的安全工作距离之外,避免收拢后悬垂下来的缆线干扰馈源舱内设备的正常工作。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点与所述馈源舱之间的缆线通过若干个固定索夹吊挂在所述支撑索上,各固定索夹沿支撑索间隔定点设置,固定索夹可绕支撑索转动,以保持下垂状态,缆线与各固定索夹一一固定,相邻固定索夹之间的缆线留有预定的裕度。
进一步,所述活动索夹在其排列方向的一侧或两侧还设置有限位器,通过该限位器对相邻活动索夹收拢后靠在一起时的最小间距进行限定,以保证相邻活动索夹之间的缆线在悬垂时的弯折半径大于其所允许的最小弯折半径。
进一步,所述活动索夹和所述固定索夹上均设置有中间上凸的弧形托板,所述缆线承托固定在该弧形托板上,并从弧形托板两侧垂下,弧形托板的弯曲半径大于缆线所允许的最小弯折半径。
进一步,所述活动索夹通过其上安装的滑轮组可滑动吊挂在所述支撑索上,滑轮组中的滑轮上下配置,将支撑索夹持在其间。
本发明利用现有支撑索将馈源舱的缆线引出,不但可以避免过长的缆线悬垂段,使得缆线不至于承受很大载荷而损坏,也可以消除缆线对馈源舱内设备工作的影响和对舱罩的干涉,保证了馈源舱对射电望远镜主动反射面空中焦点位置的实时精确跟踪,而且取消了专门的附加钢索,简化了结构,使其实施更加容易,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缆线及其支撑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活动索夹的主视图;
图4为活动索夹的剖视图;
图5为固定索夹的主视图;
图6为固定索夹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9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的保护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石头造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