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0052.3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7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来运钢;汪忠镐;陈秀;张建;姜合作;李建新;吴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德桢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管 气管 流动 模型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胃食管喉气管反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属于医学生物技术领域和 实验动物学领域。
背景技术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易复 发的功能性胃肠病,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GERD是一种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 动力障碍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多年来,人们一直探索建立 一种客观的,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以此为平台来研究GERD的发病机理。陈莹、王峰 综述了胃食管反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包括破坏食管下括约肌的GERD动物模型,结 扎幽门或十二指肠的GERD动物模型,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的GERD动物模型和食管 酸灌注GERD动物模型。(陈莹、王峰,胃食管反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Chin J Gastroenterol,2006,11(9):568-570。)该综述中所述的制模方式多样,但是动物模型 成功的标准多局限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变化,而近年来,胃食管反流源性呼吸疾病, 特别是“哮喘”的发病机理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研究。
2007年我国汪忠鎬院士结合解放军第二炮兵总院胃食管返流中心收治的200余例 GERD患者的临床特点,开创性的提出胃食管喉气管综合症的概念。(汪忠镐,刘建军, 陈秀等,胃食管喉气管综合症(GELTS)的发现与命名,临床误诊误治,2007,20(5): 5-9。)他在文中这样描述此概念:“由GERD引起的以咽喉部为核心的、常以呼吸道表 现尤其是哮喘、喉气管痉挛为突出点的、涉及呼吸和消化两大系统和耳鼻口腔的一系列 相应临床症候群(但偏偏可以没有烧心和反酸),姑且称为胃食管喉气管综合症 (gastroesophagolarygotracheal syndrome,GELTS综合症)或两管一腔综合症(Two track -one cavity syndrome),似不为过。”他认为:GERD的临床表现可以概括为三类:食 管性、呼吸性和口腔性。并指出喉腔不但从解剖上是联系消化呼吸系统的枢纽,为GELTS 综合症的核心器官,胃内容物经此喷射分至口咽和气道,而且喉腔的功能紊乱是其他食 管外病变的基础和前提,无疑此概念的提出纠正了食管外症状庞杂的局面,使此病有一 个直接明确的概念。同时,他根据对临床患者的观察及自身患病诊治的经历,进一步指 出胃食管反流源性“哮喘”并非真正的哮喘,它实为酸性内容物直接反流激惹喉气道引 起的呼吸窘迫(Zhonggaowang.A belated revelation:from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erived asthma to laryngotracheal irritation even spasm.Frontiers of medicine in china.2008(2):127-129.)。(汪忠镐。迟来的揭示:从胃食管反流源性哮喘到喉气道激惹 甚至痉挛。中国医学前沿。2008(2):127-129)。因此,反流机制对GERD源性呼吸疾 患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而长期以来,由迷走神经介导的反射机制在胃食管反流病引 起的呼吸道疾病中的重要地位已经确立,人们忽视反流机制在GERD源性呼吸疾病中的 作用,近年来,GERD患者气道内及肺灌洗液中胃蛋白酶的发现被认为是证明反流机制 的有力证据,人们开始重视直接反流机制对呼吸道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有必要建立一 种适当、符合致病机理的胃食管喉气道反流模型以提供研究平台。
启发于上述背景,需要建立一种客观、公认和重复性好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明确 GERD源性呼吸窘迫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法。本发明人前期 对此进行了探索(.来运钢,汪忠镐,吴继敏等。动物实验探讨胃食管喉气管反流。中华 实验外科杂志。2008;25(10):1352-1353)。破坏大鼠的食管下括约肌,结扎阻断幽 门环,胃内注入亚甲兰溶液,术后我们发现实验组喉气道内出现不同程度的蓝染,结合 临床观察,我们认为经解剖途径的反流机制是GERD源性呼吸疾患的重要病因之一。但 是以此制备模型制备的大鼠术后生存时间过短,10组大鼠平均术后生存时间为22小时, 其中一只仅为2小时。且结扎阻断幽门环,完全封闭胃部出口,虽然可以造成胃内容物 剧烈迅速的反流,但是制备方式与临床致病因素不符,缺乏说服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0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