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0453.9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1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亚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0 | 分类号: | H04W72/10;H04W7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资源 分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确定待分配专用调度请求D-SR资源的用户设备UE;
按照预先设置的优先级顺序,确定由所述UE构成的D-SR资源分配优先级队列;
按照所述优先级顺序,将预先配置的D-SR资源分配给所述D-SR资源分配优先级队列中的U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优先级顺序,将预先配置的D-SR资源分配给所述D-SR资源分配优先级队列中的UE的步骤包括:
按照调度请求SR周期内所有上行常规子帧的时间先后顺序,以及所述优先级顺序,依次将每个上行常规子帧内的D-SR资源分配给所述D-SR资源分配优先级队列中的UE。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调度请求SR周期内所有上行常规子帧中的D-SR资源分配完毕后,该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D-SR资源分配优先级队列中未分配到D-SR资源的UE,以及满足预设的分配条件但未获得D-SR资源的UE,按照所述优先级顺序加入未分配D-SR资源队列;
当已经分配到D-SR资源的UE进入失步状态或者长DRX状态时,释放该UE的D-SR资源,并按照所述优先级顺序,将该D-SR资源分配给所述未分配D-SR资源队列中的U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先级顺序为:
UE请求D-SR资源的无线承载所对应的标签的优先级属性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或者,
UE请求D-SR资源的无线承载所对应的标签的丢包率预算PDB属性值从小到大的顺序;或者,
UE请求D-SR资源的无线承载建立的时间先后顺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为处于同步状态的UE;
确定待分配D-SR资源的UE的步骤包括:
当系统负荷小于预设的门限值时,将处于同步状态的UE确定为待分配D-SR资源的UE。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为处于同步状态,且非长DRX状态的UE;
确定待分配D-SR资源的UE的步骤包括:
当系统负荷大于预设的门限值时,将处于同步状态,并且处于非长DRX状态的UE确定为待分配D-SR资源的UE。
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分配专用调度请求D-SR资源的用户设备UE;
排队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优先级顺序,确定由所述UE构成的D-SR资源分配优先级队列;
D-SR资源分配单元,用于按照所述优先级顺序,将预先配置的D-SR资源分配给所述D-SR资源分配优先级队列中的UE。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D-SR资源分配单元,按照调度请求SR周期内所有上行常规子帧的时间先后顺序,以及所述优先级顺序,依次将每个上行常规子帧内的D-SR资源分配给所述D-SR资源分配优先级队列中的UE。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队单元包括:
第一排队单元,用于按照预先设置的优先级顺序,确定由所述UE构成的D-SR资源分配优先级队列;
第二排队单元,用于当SR周期内所有上行常规子帧中的D-SR资源分配完毕后,将所述D-SR资源分配优先级队列中未分配到D-SR资源的UE,以及满足预设的分配条件但未获得D-SR资源的UE,按照所述优先级顺序加入未分配D-SR资源队列;
所述D-SR资源分配单元,当已经分配到D-SR资源的UE进入失步状态或者长DRX状态时,释放该UE的D-SR资源,并按照所述优先级顺序,将该D-SR资源分配给所述未分配D-SR资源队列中的UE。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在系统负荷小于预设的门限值时,将处于同步状态的UE确定为待分配D-SR资源的UE;或者,在系统负荷大于预设的门限值时,将处于同步状态,并且处于非长DRX状态的UE确定为待分配D-SR资源的U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45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