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裂解气压缩段间选择加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0847.4 | 申请日: | 200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戴伟;田保亮;彭晖;唐国旗;穆玮;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7/163 | 分类号: | C07C7/163;C07C7/167;C07C11/04;C07C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韦庆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解气 压缩 选择 加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炔烃和二烯烃的选择加氢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来自烯烃生产装置的裂解气中炔烃和二烯烃的选择加氢方法。
背景技术
除非特别指明,本发明所述的高不饱和烃指含有三键或两个双键的烃。
在高温下使烃类转化的工艺,例如蒸汽热裂解或催化裂解,可提供不饱和烃,例如乙烯、乙炔、丙烯、丁二烯、丁烯;饱和烷烃,如乙烷、丙烷、丁烷;还有如甲烷、氢气及一氧化碳的轻组份和沸点在汽油范围的烃类。在由这些工艺得到的具有两个以上碳原子的气相单烯烃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更高不饱和度的烃类,即炔烃和二烯烃。一般情况下,经这种方法得到的以烯烃为主的物流中含有0.5%~5.3%的炔烃和二烯烃。炔烃和二烯烃会降低聚合催化剂的活性,并使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变差。所以,只有使炔烃和二烯烃的含量降到一定值以下,上述的气相单烯烃才能作为合成聚合物或共聚物的单体。
目前最常用的、经济而又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催化选择加氢使之转化为相应的单烯烃。催化选择加氢包括裂解气选择加氢、“前加氢”和“后加氢”三种工艺。由于常用的五段裂解气压缩机出口物流中除含有氢气、甲烷、C2馏份和C3馏份外,还含有以丁二烯为主的C4馏份和少量C5双烯烃,在催化选择加氢时由于二烯烃聚合生成的聚合物使催化剂失活较快,因此裂解气气相选择加氢工艺技术在工业中很少使用。
所述的“前加氢”和“后加氢”是指炔烃加氢反应器相对于脱甲烷塔位置而言,加氢反应器位于脱甲烷塔之前为前加氢,加氢反应器位于脱甲烷塔之后为后加氢。
后加氢除炔是将脱甲烷塔顶物料(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及其通过甲烷化反应器除去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物料(甲烷和氢气)分别定量地加入到脱乙烷塔顶物料(仅有碳二馏份)中,通过选择加氢脱除其中的炔烃。由于催化剂的活性对于乙炔和一氧化碳浓度偏离额定值是很敏感的,因此除乙炔时需要小心控制补加氢气和CO的量来调节碳二加氢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此外,由于乙烯产品的纯度受随氢气导入的杂质(如CO、甲烷等)的影响而时有波动,下游乙烯塔需设“巴式精馏段”,或设置第二脱甲烷塔以分离剩余的氢气和甲烷。
前加氢除炔烃技术50年代就已经出现,近年来,由于成功地开发出具有乙烯选择性高,绿油生成量小,大空速等特性的含助催化剂的钯催化剂,使前加氢脱除乙炔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乙烯装置采用。前加氢技术有前脱乙烷前加氢和前脱丙烷前加氢两种工艺。前脱乙烷前加氢工艺是将前脱乙烷塔顶物料(甲烷、氢气、一氧化碳和碳二馏份)在进入脱甲烷塔之前通过选择加氢脱除其中的乙炔。前脱丙烷前加氢工艺是将前脱丙烷塔顶物料(甲烷、氢气、一氧化碳、C2馏份和C3馏份)在进入脱甲烷塔之前通过选择加氢脱除其中乙炔和部分丙炔、丙二烯。前加氢技术的缺点是由于物料中含有大量的氢气以及一氧化碳含量波动,导致反应器出口容易漏炔或操作不正常如飞温现象,这些不正常现象是由于反应器进料组成大幅变化导致催化剂的活性剧烈变化所造成的温度偏离额定值而产生的。此外,氢气和甲烷是在能耗较高的脱甲烷塔系统进行分离的,所以进入脱甲烷塔的氢气含量越高,能耗越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08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催化加氢制备丁二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气孔无烟烟花药的敏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