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网络终端、家庭网络电视的实现系统及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1405.1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1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道伟;董伟杰;曹军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44 | 分类号: | H04N5/44;H04N7/10;H04N7/24;H04L12/28;H04Q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武晨燕;周义刚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终端 家庭 电视 实现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网络终端(ONT)、家庭网络电视的实现系统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家庭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ONT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ONT由相互连接的无源光网络(PON)模块及以太网交换模块构成。ONT上有多个端口可供连接多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通过PON模块与光线路终端(OLT)的连接可以实现宽带上网和网络电话(VoIP)等功能。
另外,目前模拟电视或数字电视的收看主要分别依赖于电视机或电视机+机顶盒的方式。如果家庭用户想在客厅、卧室和书房等多个房间都能收看电视,则需要购买多台电视机甚至多个机顶盒,并且需要铺设更多的有线电视线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ONT、家庭网络电视的实现系统及实现方法,以实现通过计算机收看电视,从而减少家庭电视机的投入和有线电视线缆的铺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光网络终端,包括以太网交换模块,该以太网交换模块与计算机相连,该光网络终端还包括与以太网交换模块连接的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其中,
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将来自计算机的控制命令转发给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
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命令采集模拟电视节目信号或数字电视节目信号,并将模拟电视节目信号或数字电视节目信号转换成媒体流经由以太网交换模块转发给计算机,使计算机将收到的媒体流转换成相应的模拟电视节目或数字电视节目。
其中,所述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连接有线电视同轴电缆。
其中,所述光网络终端还包括无源光网络模块,该无源光网络模块的一端与以太网交换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光线路终端连接,用于接收光线路终端传送来的业务并将业务经由以太网交换模块转发。
一种家庭网络电视的实现系统,包括计算机及光网络终端,其中,光网络终端包括与计算机连接的以太网交换模块,该光网络终端还包括:与以太网交换模块连接的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其中,
以太网交换模块用于将来自计算机的控制命令转发给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
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控制命令采集模拟电视节目信号或数字电视节目信号,并将采集到的模拟电视节目信号或数字电视节目信号转换成媒体流经由以太网交换模块转发给计算机;
计算机用于向以太网交换模块发送控制命令,将收到的媒体流转换成相应的模拟电视节目或数字电视节目。
其中,所述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连接有线电视同轴电缆。
其中,所述光网络终端还包括无源光网络模块,该无源光网络模块的一端与以太网交换模块连接,另一端与光线路终端连接,用于接收光线路终端传送来的业务并将业务经由以太网交换模块转发给计算机。
一种家庭网络电视的实现方法,包括:
计算机发送控制命令给光网络终端中的以太网交换模块,以太网交换模块将控制命令转发给光网络终端中的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根据该控制命令采集电视节目信号,并将电视节目信号转换成媒体流经由以太网交换模块转发给计算机;计算机将收到的媒体流转换成电视节目。
其中,所述控制命令为模拟电视调频控制命令时;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根据该模拟电视调频控制命令采集相应频道上的模拟电视节目信号,并将模拟电视节目信号转换成媒体流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将收到的媒体流转换成模拟电视节目;
所述控制命令为数字电视控制命令时;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根据该数字电视控制命令将数字电视节目清单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发送选择数字电视节目控制命令给光网络终端;模拟/数字电视处理模块根据该选择数字电视节目控制命令采集相应的数字电视节目信号,并将数字电视节目信号转换成媒体流发送给计算机;计算机将收到的媒体流转换成数字电视节目。
其中,所述采集电视节目信号通过连接有线电视同轴电缆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14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