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和系统以及解交织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2385.X | 申请日: | 200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4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朱旭东;雷奕;黄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谢安昆;宋志强 |
地址: | 310053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处理 方法 系统 以及 交织 处理器 | ||
1.一种视频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编码端对每一个当前帧图像数据执行的以下步骤:
接收来自视频采集器的当前帧图像数据和编码器反馈的上一帧图像的运动矢量信息;其中,当前帧为第一帧时所述上一帧图像的运动矢量信息为预设值;
根据上一帧图像的运动矢量信息计算得到滤波强度,根据所计算得到的滤波强度选择滤波模式;
根据所述选择的滤波模式对当前帧图像数据进行解交织处理,将解交织处理后的当前帧图像数据发送至编码器进行编码处理,再由编码器将编码处理后的当前帧图像数据发送至解码端,并由编码器反馈当前帧图像的运动矢量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器反馈的当前帧的上一帧图像的运动矢量信息包括:对应于不同图像区域的水平运动矢量和垂直运动矢量;所述不同图像区域是按照编码宏块大小划分的;
所述根据上一帧图像的运动矢量信息计算得到滤波强度包括:对于当前帧图像的每一个图像区域,对当前帧的前一个以上帧对应图像区域的各水平运动矢量和垂直运动矢量取绝对值,然后以帧为单位对每个帧对应图像区域的取绝对值后的水平运动矢量和垂直运动矢量求和,并根据该和值选择对应于该图像区域的滤波强度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将在当前帧图像数据的解交织处理过程中得到的图像编码信息发送给编码器,使得编码器根据所述图像编码信息对当前帧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当前帧图像数据的解交织处理过程中得到图像编码信息包括:
按照编码宏块大小将每帧图像划分为不同的图像区域;
对于当前帧图像的每个图像区域,将该图像区域内部的第n行的像素值减去第n+1行的像素值,n为奇数,并求各差值的绝对值之和得到第一参量;将该图像区域内部的第2m-1行的像素值减去第2m+1行的像素值,或者将该图像区域内部的第2m行的像素值减去第2m+2行的像素值,m为自然数,并求各差值的绝对值之和得到第二参量;如果第一参量小于第二参量,且该图像区域的滤波强度值大于零,则得到对该图像区域进行场模式编码的图像编码信息,否则,得到对该图像区域进行帧模式编码的图像编码信息。
5.一种视频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视频处理系统在编码端包括:视频采集器、解交织处理器和编码器,其中,
视频采集器,用于实时采集视频图像数据,并将每一个当前帧图像数据发送给解交织处理器;
解交织处理器,用于接收来自视频采集器的当前帧图像数据和编码器反馈的上一帧图像的运动矢量信息,根据所述上一帧图像的运动矢量信息计算得到滤波强度,根据所计算得到的滤波强度选择滤波模式,根据所述选择的滤波模式对当前帧图像数据进行解交织处理后发送给编码器;其中,当前帧为第一帧时所述上一帧图像的运动矢量信息为预设值;
编码器,用于对来自解交织处理器的当前帧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并将编码处理后的当前帧图像数据发送至解码端,并由编码器向解交织处理器反馈当前帧图像的运动矢量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频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器,用于向解交织处理器反馈对应于不同图像区域的水平运动矢量和垂直运动矢量;其中,所述不同图像区域是按照编码宏块大小划分的;
所述解交织处理器,用于对当前帧图像的每一个图像区域,对当前帧的前一个以上帧对应图像区域的各水平运动矢量和垂直运动矢量取绝对值,然后以帧为单位对每个帧对应图像区域的取绝对值后的水平运动矢量和垂直运动矢量求和,并根据该和值选择对应于该图像区域的滤波强度值。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视频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解交织处理器,进一步用于将在当前帧图像数据的解交织处理过程中得到的图像编码信息发送给编码器;
所述编码器,用于根据所述图像编码信息对当前帧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238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