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拷贝β-甘露聚糖酶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83283.X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0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曹云鹤;李德发;李一航;陆文清;王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9 | 分类号: | C12N1/19;C12N9/42;C12R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 畅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拷贝 甘露 聚糖 基因工程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拷贝β-甘露聚糖酶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甘露聚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重要组分,由β-1,4-D吡喃甘露糖连接而成的线状多糖。甘露聚糖具有高亲水性,在单胃动物的消化道内大量吸水,增加了消化道内容物的粘度,抵抗胃肠的蠕动,直接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近年来,随着豆类产品(豆粕等)在动物饲粮中的广泛应用,甘露聚糖的抗营养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05年,我国大豆产量1800万吨,进口量为2300万吨,其中,80%以上用于饲料。豆粕中甘露聚糖的含量在2%以上。其降解主要依靠添加β-甘露聚糖酶。近年来,随着豆类产品(豆粕等)在饲粮中的广泛应用,甘露聚糖的抗营养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甘露聚糖的完全酶解需要β-甘露聚糖酶、β-甘露糖苷酶、β-葡糖苷酶、α-半乳糖苷酶和脱乙酰酶的协同作用,其中β-甘露聚糖酶在饲料中的应用比较广泛。β-甘露聚糖酶是一类能水解甘露聚糖的半纤维素酶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有报道,在大猪饲料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平均日增重10%以上;在肉鸡饲料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以提高饲料的转化率4%~6%,提高鸡的抗病力,改善肉用鸡的健康状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拷贝β-甘露聚糖酶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所提供的双拷贝β-甘露聚糖酶的基因工程菌,命名为GS115-PIC-MANM,是将两个拷贝的β-甘露聚糖酶基因导入酵母菌中获得的重组菌。
其中,所述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GenBank DQ464114。所述酵母菌为毕赤酵母GS115。
巴氏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PIC-MANM已于2009年04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No.303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β-甘露聚糖酶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生产β-甘露聚糖酶的方法,是用所述的重组菌发酵生产β-甘露聚糖酶。
其中,所述的发酵培养基可为任何适合酵母生长的培养基,如BMGY培养基。
所述发酵过程中溶解氧饱和度第一次为100%时,流加25%(质量百分含量)甘油。所述发酵过程中溶解氧饱和度第二次为100%时,流加甘油与甲醇的混合物。所述发酵过程中溶解氧饱和度为30%以上流加甘油与甲醇混合物;所述发酵过程中溶解氧饱和度为30%以下,流加甘油。所述甘油与甲醇的混合物中,甘油与甲醇的的质量比为(6-9)∶1。
本发明的方法生产的β-甘露聚糖酶具有比活性高、酸稳定性好、催化pH值范围广等优点,适于用作猪、鸡等单胃动物的添加剂。
附图说明
图1为PCR扩增β-甘露聚糖酶基因。
图2为10L发酵罐中GS115-PIC-MANM经甲醇诱导不同时间表达的β-甘露聚糖酶SDS-PAGE电泳。
图3为10L发酵罐中菌体浓度和β-甘露聚糖酶活性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所用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用试剂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GS115-PIC-MANM生产β-甘露聚糖酶
一、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GS115-PIC-MANM的构建
1、硫色曲霉的药配及其总RNA的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32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焦透镜和装配有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 下一篇:制备阿巴卡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