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工业硫酸锌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锌和晶须氧化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84446.6 | 申请日: | 2009-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9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向兰;高国;史文涛;王博一;张立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C30B29/16;C30B29/62;B8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童晓琳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硫酸锌 原料 制备 纳米 氧化锌 方法 | ||
1.以工业硫酸锌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锌和晶须氧化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含锰和镁杂质的模拟工业硫酸锌溶液为原料,首先采用氧化法除锰,中性络合溶镁-沉锌方式分离镁和锌,由此制备出纳米锌盐前驱体,然后,用水热定向生长法制备形貌规则的晶须氧化锌,或者用焙烧法制备高纯纳米氧化锌,该方法步骤如下:
(1)以硫酸锌、硫酸锰和硫酸镁为原料加去离子水配制模拟工业硫酸锌溶液,其中,硫酸锌为0.2-4摩尔/升,硫酸锰为0.01-0.5摩尔/升,硫酸镁为0.1-2摩尔/升,以氧化剂加去离子水配制0.6-4摩尔/升的氧化剂溶液、以镁络合剂加去离子水配制0.2-3摩尔/升的镁络合剂溶液、以分散剂加去离子水配制0.02-0.5摩尔/升的分散剂溶液、以锌沉淀剂加去离子水配制0.4-6摩尔/升的锌沉淀剂溶液、以形貌控制剂加去离子水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0.01%-5%的形貌控制剂溶液,所述形貌控制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或聚乙二醇中的任一种;
(2)调整模拟工业硫酸锌溶液温度为10-90℃,50-500转/分搅拌条件下,按照氧化剂与锰的摩尔比为(1-6)∶1,将氧化剂溶液以1-20毫升/分的速率加入到模拟工业硫酸锌溶液中,加料完毕后继续反应0.5-2小时,得到含锰和镁固体沉淀的浆液;
(3)将上述浆液过滤去除固体沉淀,用硫酸或氢氧化钠调节溶液pH值为5-9,然后在10-90℃及50-500转/分搅拌条件下,以1-20毫升/分的速率向溶液中依次加入镁络合剂溶液、分散剂溶液和锌沉淀剂溶液,其中,镁络合剂与模拟工业硫酸锌溶液中镁离子的摩尔比为(1-3)∶1,分散剂与模拟工业硫酸锌溶液中锌离子的摩尔比为(0.001-0.15)∶1,锌沉淀剂与模拟工业硫酸锌溶液中锌离子的摩 尔比为(1-4)∶1,加料完毕后继续反应0.5-2小时,得到含锌固体沉淀的浆液,过滤浆液,洗涤沉淀得到的固体为锌盐前驱体;
(4)将步骤(3)得到的锌盐前驱体加入到步骤(1)配制的形貌控制剂溶液中,制成固含量为1-20%的悬浮液;
(5)将步骤(4)制备的悬浮液置于反应釜中,密闭,在100-250℃,10-250转/分搅拌条件下,水热反应1-20小时;
(6)将水热反应后的悬浮液过滤、洗涤、干燥,制得平均长度为1-50μm、平均直径为0.1-5μm、长径比为10-300、主含量氧化锌大于98%的氧化锌晶须;
(7)或者,将步骤(3)得到的锌盐前驱体置于400-900℃焙烧0.5-5小时,随炉冷却,制得平均粒径为10-100nm的、主含量氧化锌大于98%的纳米氧化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工业硫酸锌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锌和晶须氧化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钾、次氯酸铵、过氧化氢、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工业硫酸锌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锌和晶须氧化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镁络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酒石酸、柠檬酸或醋酸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工业硫酸锌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锌和晶须氧化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硬脂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六烷基硫酸钠、月桂酸钾或油酸钠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工业硫酸锌为原料制备纳米氧化锌和晶须氧化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锌沉淀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或碳酸氢铵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844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